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要如何区分看完你就懂了
TUhjnbcbe - 2022/8/25 21:49:00

运动后很多人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但是分不清楚正常的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酸拉伤的区别。想要知道对于的护理方法,先要学会判断到底是肌肉酸痛还是肌肉拉伤。

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生理反应,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时,肌肉酸痛会明显减轻或者是不会发生。

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分为急性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两种。

急性性肌肉酸痛:动后很快就出现了酸痛感,但是肌肉酸痛消失得也快

延迟性肌肉酸痛: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都没什么感觉,回去睡一觉起来后酸痛感非常强烈,有点还伴有疲倦乏力,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僵硬等情况。而且肌肉酸痛消失得比较慢,经常需要3~4天甚至6~7天之后才能恢复。

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都称为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跑步,跳远,力量训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弯腰抓提杠铃,劈叉等动作比较容易发生拉伤。

在运动过程中,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上臂肌等都是肌肉拉伤的易发部位。

肌肉拉伤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会变得肿胀,如果用手去触摸,会感觉到肌肉非常紧张,而且形成条索状的硬块,摸上去疼痛非常明显,有些甚至会出现淤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两个方法教你区分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

一、按压法

用手指按压肌肉的时候,正常运动后肌肉酸痛成大面积疼痛,而且有对称性。比如卧推后胸肌疼痛成大面积疼痛,而且是左右胸肌相同部位都有痛感。

而肌肉拉伤通常是某一点疼痛,无对称性。

二、收缩拉伸法

正常运动后肌肉酸痛,在静力拉伸肌肉的时候,疼痛感减轻;用力收缩肌肉时疼痛感加重。

肌肉拉伤是拉伸肌肉时疼痛感加重,另外严重的肌肉拉伤,比如肌肉撕裂情况,会伴有剧烈痛感,而且受伤后马上发作,并伴有局部肿胀和发热。

如何缓解肌肉酸痛

一般来说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会自行消退。

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加速代谢、消除肌肉酸痛。

拉伸放松,在运动之后不要立刻坐下休息,可以适当做一些拉伸动作缓解肌肉压力。

轻柔按摩,对酸痛部位进行按摩,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痉挛。

肌肉拉伤后,要怎么做?

停止运动。如果感觉自己肌肉拉伤了要立刻停止运动,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

冰敷。对肌肉拉伤部位进行冰敷,每2-3小时一次,每次15-20分钟,持续冰敷24-48小时,可以缓解疼痛和肿。冰敷的时候在冰袋与皮肤之间垫一条毛巾,避免冻伤。

包扎。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包要注意包扎的松紧,如果感觉刺痛、麻痹、皮肤变色就要重新包,最好让专业人士来处理。

抬高。把肌肉拉伤的肢体抬高,比如拉伤的是小腿肌肉就拿枕头把脚垫高,可以帮助积聚在受伤部位的组织液回流,继而减小肿胀和疼痛。

如果疼痛剧烈或者是较长时间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立刻看医生。

如何避免运动后肌肉痛和肌肉拉伤?

1.做好运动计划

在进行新的运动项目之前,要提前规划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与时间制定合理运动计划,循序渐进地让肌肉慢慢适应新的压力,尽量减轻迟发性肌肉酸痛。

2.运动前要热身

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让肌肉达到适合运动的状态,不仅可以预防肌肉拉伤,还能让运动表现更好,一般来说热身运动应该是5—10分钟左右。

3.运动后要拉伸

运动后要进行拉伸,可以增加肌肉延展性,减少运动损伤,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有效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4.运动姿势要正确

不管这项运动有多简单,都要学习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因为运动姿势不正确而导致运动损伤。

5.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平时的运动半小时的,不要心血来潮就运动1、2个小时,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增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要如何区分看完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