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肩周炎与肩袖损伤
TUhjnbcbe - 2022/1/1 20:09:00

主讲人:19级运动康复一班文泽雨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换囊炎等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得关节囊和关节周围如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完全复原。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一年以内,较长者可达1-2年。

肩袖损伤:围绕着肩关节的肌腱有4条,包裹于肩关节前方、上方及后方,形成像“袖套”一样的结构,被称为肩袖。当这些肌腱软组织受损时,即为肩袖损伤,一般是由肩袖肌腱组织的老化退变、慢性劳损或外力作用导致肩袖撕裂、过度使用。

肩袖肌群

冈上肌:

功能:外展肩关节,稳定肱骨头在关节盂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冈下肌:

功能:外旋肩关节,内收肩关节,稳定肱骨头在关节盂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小圆肌:

功能:外旋肩关节、内收肩关节、稳定肱骨头在关节盂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2/3

止点:肱骨大结节

肩胛下肌:

功能:内旋肩关节、稳定肱骨头在关节盂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肩周炎与肩袖对比

肩周炎

诊断:肩关节疼痛与灵活性不足

病因:受寒或劳损所致的粘连性关节囊炎

症状:肩关节周围静息性疼痛,夜间加重

病程进展:渐进性

好发年龄:40-55岁女性

压痛点:无

肩袖损伤

诊断:肩关节疼痛与肌肉力量不足

病因:牵拉、碰撞等一些外力性原因导致肩袖断裂

症状:活动时明显疼痛,通常是肩关节活动到某个角度

病程进展:持续稳定

好发年龄:60岁以上人群

压痛点:有明显压痛冈上冈下最为明显

肩周炎的三个阶段

疼痛期:在“疼痛段,你会慢慢感觉疼痛逐渐加重。随着疼痛加剧,肩关节活动角度逐渐减少。此期一般持续6周到9个月。

粘连期:在这个阶段,疼痛症状反而会得到改善,但肩关节仍然会僵硬。此阶段持续4到6个月,日常活动可能非常困难。

缓解期:在此阶段,肩关节活动度会缓慢改善。能完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肌力和活动度,通常需要6个月到2年。

体格检查

肩袖

Hawkins征(阳性结果引发患者肩峰部位疼痛)

Neer征(阳性结果引发疼痛)

垂臂试验(阳性结果:引起剧烈疼痛或患者无法将患侧手臂以适当控制的方式垂放下来)(肩袖肌破裂)

空罐检查(冈上肌试验)(引发患者肩部疼痛)(冈上肌肌腱病变)

阻抗式外旋检查(ResistedExternalRotation)(阳性结果肌无力或疼痛)(肩袖肌肉或后三角肌病变

阻抗式内旋检查(ResistedInternalRotation)(阳性结果肌无力或疼痛为阳性)(肩袖肌肉肌腱病变或肩胛下肌功能障碍)

肩周炎

摸耳试验

肩关节外展试验

摸背试验

肩袖损伤治疗方法

No.1

前期(保护期)

1.钟摆:健手辅助患侧上肢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钟摆运动,又称柯德曼氏运动,是肩关节的一种自我松动方法。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

2.手、腕、前臂及肘的相邻关节活动练习(主动):均为3次/d,5~10个/次。手:抓握,伸展腕:掌屈、背屈、尺偏、桡偏、环转前臂:旋前、旋后肘:屈曲、伸展。

3.被动活动练习:被动活动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外展、内旋。(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1分钟。)

目的:减轻疼痛及关节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以避免肌肉黏连。

No.2

中期

1.站立位利用棍棒等进行前屋,外展、外旋等练习,均为3次/d,5~10个/次

2.主动关节活动训练:肩梯、滑轮等。

3.姿势纠正:避免双上肢高于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操作或持重物时,保持肘关节变曲,并靠近身体。上举过头顶取物时尽量使用脚垫或者小板凳。

4.主动前屈肩关节并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松:上肢前举,并保持肩关节放松,避免耸肩。可在镜子前训练,或置对侧手于肩上。

目的:无痛全范围关节活动、增加功能活动。

No.3

后期

1.肩关节各方向牵拉,3次/d,5~10个/次,每次需持续10~20sla.门框胸肌牵拉训练l上臂外展,曲肘前臂置门框。躯干缓慢转向对侧,直到感觉到了胸肌牵拉感。lb.肩关节后牵拉训练水平内收l前屈90度水平面内收肩关节,对侧手在肘关节处加力帮助牵拉。

2.利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各方向力量练习,2-3次/d,15个/次,到达终未点时需持续5-10s。

(a)肩关节体侧抗阻内外旋训练手握-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外侧用力至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

(b)肩关节抗阻后伸训练l手握弹性皮筋-端,皮筋另一端周定干某处。向后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

目的:保持无痛全范围活动,强化肩部力量,逐步恢复各项功能活动。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方法只供参考。

THE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肩周炎与肩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