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年男子因伤致右前臂血管神经长段缺损,四
TUhjnbcbe - 2021/12/31 16:45:00
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m.39.net/news/a_8052401.html

“右上肢伤口愈合情况理想,无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右前臂尺、桡动脉搏动良好,手部红润,已经恢复部分手指运动功能。再有一周左右可以出院,回家以后再多加强功能锻炼。”“我这只手能保得住,真的多亏了张主任及团队啊!”今天是董先生急行自体血管神经移植术后的第16天,听了南海四院骨科一区主任张敏健查房时的仔细讲解和鼓励,董先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回忆起这次就诊经历,董先生数次哽噎,他说突发严重受伤是不幸的,但遇上张敏健主任及其团队是万幸的,多少言语也表达不尽心中万分的感谢!

张敏健主任查房为患者体查

伤情严重,存在截肢风险

10月16日,36岁的董先生因工作时不慎被锯机锯伤右上肢,致疼痛流血,活动受限,手指麻木,即医院就诊。骨科一区主诊医师余峻霖接诊后,检查发现患者右上肢腹侧有长30cm,裂开10cm,深约5cm的巨大伤口,最深的创面直达骨面,前臂有多发的血管、神经、肌腱、肌肉断裂,创面搏动性出血,右腕桡动脉搏动未能触及,手指麻木。伤情较重,存在截肢风险。

骨科一区张敏健主任高度重视患者伤情,完善相关检查后,马上安排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患者电锯伤损伤严重,伤口自肘关节前面,肘上10cm至腕关节上6Cm,纵向裂开,伤口内软组织呈毁损状态,肱动脉自肘关节下方分支部位长段损伤,尺动脉,桡动脉及伴行静脉长段损伤,其中桡动脉及伴行血管断裂缺损3cm,尺动脉及伴行血管挫伤并血管栓塞1.5cm,正中神经断裂缺损6cm。伤口内肌肉,肌腱大部分断裂,挫伤毁损严重。

紧急救治,施行血管神经移植

要知道在创伤外科,一般开放性创面出现血管神经缺损超过1cm,都难以直接缝合。长段的血管缺损,不进行血管移植手术,肢体将失去供血,无法成活,肢体坏死,最终需要截肢。血管移植术是救活患者肢体的唯一选择,但这手术难度非常大。凭借张敏健主任近三十年丰富的断指、断肢再植、神经血管移植手术经验,与董先生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决定为患者进行“急诊一期血管、神经移植手术”治疗,挽救受伤肢体。

无影灯下,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首先进行血管、神经、肌腱、肌肉探查术。探查标记血管、神经断裂位置,重建血管、神经修复床,测量血管、神经缺失长度,制定移植神经血管长度为16~18cm。供区选择左侧小腿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见下图))。切取足够长度的小隐静脉,采用静脉替代动脉血管的方案,与断裂的右前臂尺、桡动静脉桥接吻合,达到尺、桡动静脉恢复供血的目的。通常同一条血管只需要一个吻合口,而桥接吻合需要两个以上吻合口,除增加手术难度外,增加了术后血管栓塞的机率。静脉和动脉的直径不一,增加手术缝合难度,需要特殊的斜面吻合技术,才能保障血管通畅。张敏健主任在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使用最小号10--0的缝合线,对直径不到2mm的血管进行多达10针左右的精密缝合,保证血运通畅不渗漏,并反复进行血管通畅的测试,确保吻合血管没有渗漏,没有血管栓塞,供血良好。经过近2个小时的精细吻合术,尺、桡动脉及伴行静脉,肘部浅静脉全部恢复供血,前臂恢复血液供血,手部由苍白逐渐恢复红润,腕部触及尺、桡动脉波动。血管吻合成功。

神经移植技术同样复杂精细,神经缺失达6cm,供区神经同样需要6cm以上的神经供给,同时对供区神经支配影响最小,人体供区选择,临床上多采取腓肠神经移植替代缺损神经,腓肠神经直径只有正中神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需要切取的神经长度应达到16~18cm以上,然后将切取的腓肠神经,并联成3~4束,接近正中神经直径,再进行移植吻合。遂取18cm的腓肠神经及分支,分成4段6cm的神经节段,并联后与缺损的前臂正中神经行束膜吻合术,同时解决了神经缺损和神经粗细不一的难题。术中需顺着神经传导的方向进行缝合,不能倒置吻合,并精细地进行神经束与神经束之间的吻合。临床上一期的神经移植修复,将大幅提高神经恢复的几率。

最后修复患者前臂断裂的9条肌腱、肌肉和创面。由于创面损伤和缺损较多,解剖位置不清,若是经验不足或对解剖不熟悉,很容易出现肌腱对接错误的情况。但张主任凭借多年的经验,将断裂肌腱的远端和近端一一对接吻合,并对缺损的肌腹进行修复和重建,然后创面覆盖VAC负压装置,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在张敏健主任的带领下,骨科一区团队多名医生一起在手术台上奋战近5小时,终于成功修复患者的严重创伤。手术结束时已近凌晨3点,但术后张主任仍不顾疲惫的身躯,亲自给患者检查右手指端的血运情况,并叮嘱好术后用药和术后观察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1周,检查右手伤口愈合情况理想,无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右前臂尺、桡动脉搏动良好,手部红润,已经恢复部分手指运动。因为患者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为一家之主和顶梁支柱,失去前臂对患者及家属将是沉重打击,肢体成活患者及家属都对张敏健主任表示万分的感谢!

张敏健主任简介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院工作28年,担任骨科科主任16年,年调入,具备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丰富的临床技术经验,曾任河南省骨科学会手外科学会第五、六届常委,河南省中西医学会手外科、显微外科学会常委,安阳市骨科学会秘书长,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安阳市劳动及伤残鉴定专家。现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关节外科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八法)正骨分会常委,佛山市骨科医学会关节分会常委,南海区关节学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劳动及伤残鉴定专家。

擅长脊柱、四肢骨折,骨外露,各种骨折不愈合,骨不连骨坏死,慢性骨髓炎,关节周围创伤、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血管、神经断裂修复与移植,断肢再植,手足外伤,股骨头坏死,骨与关节结核、骨肿瘤、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扁平髋、马蹄足畸形等病症。特别在人工关节置换和脊柱外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人工髋、膝、肩、肘关节置换和翻修手术近26年,累记病例达到余例。人工髋关节置换、膝关节关节置换达到地区和国内先进水平。在老年性骨关节炎等疾病的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成功为9例百岁以上老人实施手术治疗。获国家专利2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7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8项。

创建关节科,医院特色专科,年加入“南海区骨科联盟”,工作近30年来,获得各类荣誉30余项。其中:年被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年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年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员,医院优秀科主任。调入四院后,年医院优秀共产*员,年南海区优秀共产*员。年获“南海好人”荣誉称号。

梁广波

*春梅、骨科一区

编辑

李霞玉

责任编辑

*春梅

声明:

1.如需转载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年男子因伤致右前臂血管神经长段缺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