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又被称为旋转肌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对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起关键作用。肩袖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与肩峰下内或外撞击、肌腱本身缺血退变、生物力学失衡等因素有关。出现肩袖损伤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症状。其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原则为缓解肩袖损伤的局部炎症反应,去除肩袖与周围结构的撞击因素,达到腱骨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活动。好发于40岁以上重体力劳动者、体育运动员.肩袖损伤是指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受损,其临床表现与受损部位有关,若为冈上肌受损,则表现为上举、外展受限;若为肩胛下肌受损,则表现为前伸、内旋受限;若为后方肌肉损伤,则表现为外旋受限;其常见病因有创伤、肩部慢性撞击损伤、血供不足等。其治疗一般主要是对症给予外用膏药或口服药物缓解症状,或者佩戴肩关节支具等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患者病情严重,则需手术治疗。
肩峰下滑囊局部注射治疗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利多卡因加糖皮质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关节腔内注射,疼痛缓解之后即开始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一般不超过3次。
牵引治疗肩关节零位皮牵引治疗,即在上肢处于外展及前上举各°位做皮肤牵引,持续时间3周。牵引的同时做床旁物理治疗,2周后每天间断解除牵引2~3次,做肩、肘部功能练习,防止关节僵硬。
固定可在局部封闭下将肩部外展、前屈、外旋、用外展支架固定4~6周。也可在卧床牵引1周后改用零位肩人字石膏或零位支具固定,以便于下地活动。零位牵引有助于肩袖肌腱在低张力下得到修复和愈合,在去除牵引之后也有利于利用肢体重力促进盂肱关节功能的康复。
预后
肩袖损伤的患者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维持肩关节的功能,避免肌肉萎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肩袖损伤经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通过保守治疗或者封闭治疗后功能锻炼方法:肩袖损伤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一般肩袖损伤从被动活动开始训练,可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防止粘连。肌腱修复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承受主动活动后,再逐渐开展肩袖的主动活动,但在这之前,可以通过肩袖周围的肌肉组织活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帮助肩关节协同活动,并防止粘连,增强肩关节功能,有助于康复。
肩袖损伤以后,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如期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是恢复上肢的肌肉力量以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保证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力量训练方面可以采取符合性的训练,从而能恢复肌肉的力量。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要包括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角度都要达到正常值,要按照循序渐进,由轻度到正常的训练方式来进行,一般需要经过数月的训练才能完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