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枢纽负责为血液提供动力,将血液泵至全身。可以想象,如果一旦心脏出了问题,会有多可怕的后果。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压力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健康的“透支”,心脏疾病就是我们现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
近年来,心脏疾病的患病概率不断攀升,原因及时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强度大,给很多人带来了心里上的压力,难以排解,久之就导致疾病的出现。网上经常爆出突然猝死的新闻,我们可能会想到难道在疾病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么?答案是否定的,在疾病来临时,身体是会发出信号的,但是很多人却忽视了。
晚上睡觉时,身体发出的4个信号,是心脏在求救1、睡觉出现胸闷气短
导致人出现胸闷气短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出现胸闷胸痛,而且这种不适感向背部蔓延,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出现了胸部不适的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心脏出现了问题,同时还伴有心跳加快以及心律不齐等一系列现象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人体的心肺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及时像身体器官和组织供血和氧气,从而导致胸闷气短,心律不齐。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多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这些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了心脏供血的能力。
2、睡觉前手脚冰凉
晚上睡觉前如果发现自己手脚冰凉,那么你的体内血液可能流通不畅,这种情况和心脏供血有这密切的关系。如果还有四肢僵硬的情况出现,就应当引起重视了。
这种情况,在睡觉前用热水泡一下脚,脚部温暖背部微微出汗之后再睡觉,这样可以有效增强体内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3、睡前出现呼吸暂停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存在严重的打鼾,并且会出现呼吸暂停,这种症状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但是身体要是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及时患上了肺源性心脏病,在中国每年至少有万以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其实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老烟民或者经常接触粉尘环境的人的身上。
4、睡前不断咳嗽
有的人可能说,感冒发烧也会咳嗽,但是需要了解的事,并不是只有感冒发烧才会咳嗽。如不停的咳嗽,而且多是在晚上,就需警惕是否是心脏功能受损。这是由于,肺部瘀血刺激到气管,还会出现痰中带血或粉色痰。
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上边所述的几种症状,那么就要警惕了,医院检查。以免小病拖成大病,最后难以治愈,无法挽回。
保护心脏,常做4件事,养心养血安神1、保持心态平衡
古人讲,莫生气,生气伤心。很多时候心脏病都是由于我们的情绪起伏过大导致的,所谓急火攻心,正是这个道理。要想预防心脏病变,情绪的稳定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不管遇到什么状况,平和的心态来进行面对,才是正确的选择。
2、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午休
俗话说:午休养心。传统中医认为,心经在午时,即11点--13点,这个时气血走心经,心血循环最旺。此时您吃完饭后,最好休息半小时,睡好子午觉。
3、戒烟少酒
这就不必多少了,中所周知,烟酒对人体的危害。喝酒会给我们的心脏带来压力,导致我们患上心脏病。并且肝脏也会收到极大的影响。烟中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对身体的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及时戒烟,换心脏一片净土。
4、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会使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地提高,抵抗外界的病*侵扰。其次锻炼的过程中周身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弹性也会提升,心肺功能自然提升。
常按两个养心穴,安神养心调睡眠1、神门穴
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养心安神第一穴,心脏不好者都可以多去揉按,可养心、安神、调睡眠。
神门穴是体内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神的含义是,神*、*魄、精神的意思,门有入口出口的含义,本穴为心经气血物质对外输出之处,故名神门,同时他也是心经腧穴。
取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关节的手掌一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2、内关穴
古书《*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所述,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是养心穴位,可起到养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效。
取穴:位于手臂的内侧中间,在腕关节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左右各一。
按摩: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穴,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内关穴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穴50下。
日常生活小窍门,消除疲劳,养血养心这个小窍门就是---伸懒腰
古训中有说道,常伸懒腰可消疲养血养心。
懒腰,集深呼吸、扩胸、展腰、举臂、绷腿等动作于一身,可通畅血脉、活络筋骨,有意地伸上几个懒腰,可以令全身舒爽、精神充裕。即使身体本身并未感觉疲劳,伸上几个懒腰也会让人神清气爽。尤其是经常久坐的上班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所以伸懒腰是一个很好的放松的方式,大家不妨在生活中试试吧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