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和骨科的第一次握手,美好的事越多越好。”——编者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存在早上一下地,头几步走路会疼的厉害,或者坐一会儿站起来后会脚跟疼,等走几步疼痛又缓解了?有的人会去拍片,结果发现足跟有“骨刺”出现,以为是骨刺引起的疼痛。其实骨刺是筋膜和骨膜不堪重负,为能够更好地负重,而长出的“老茧”,是疼痛的结果,而不是疼痛的原因。所以,一旦发现跟骨骨刺,就可以毫无疑问地诊断为“足底筋膜炎”。
01
—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疼痛和僵硬将会出现在早晨起床后的头几步,之后随着负重活动而加剧,例如跑步,长时间走路或站立等,并且疼痛程度变化很大。轻度疼痛时可能会以感觉僵硬为主。如果损伤加重,疼痛将会加剧,甚至出现“搏动性疼痛”以及“刀刺样”痛。
02
—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从事的工作需要长久站立,如收营员,交通警察,教师等需要长久站立的职业。由于长期不恰当姿势,筋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持续性负重,出现慢性劳损。
2.特定类型的运动,特别是对脚后跟需要较大用力的运动,如跑步,跳高,跳远,跨栏,芭蕾舞等。暴走、爬山、过量运动也不可取,过度运动可使筋膜“累坏了”,引起急性筋膜炎,如果不好好治疗,后期可导致慢性筋膜炎。
3.很多人发生扭伤、擦伤时,都不太注意,以为是小问题,可组织受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极易留下隐患。可暴发急性筋膜炎或迁延难愈变成慢性筋膜炎。
4.体重:过重的体重也会给足底筋膜额外的应力。
5.年龄:最常见的年龄是40-60岁之间。
6.受凉:筋膜是缓冲软垫,也是抵抗寒冷的重要组织,受凉可使肌肉血管收缩,引起局部纤维液渗出。
03
—
治疗方法
1.按摩脚底
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揉,通常最痛点在足跟附近,慢慢按揉疼痛最剧烈的地方,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注意力度适中,按完后需充分休息。
2.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点:穿厚底鞋,垫软垫。打个比方:干农活时手会磨出老茧,但是如果能戴一副手套干农活,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老茧的产生。老茧是磨损的结果,而不是疼痛的原因。
3.泡脚治疗法
可以通过泡脚缓解足底筋膜炎,泡脚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只要经常在家里面进行泡脚,那么患者的足底筋膜炎是会得到一定的缓解的。
如果用了以上的方法仍未见缓解,医院就诊,我们骨科的医生都非常棒哦!
本文编辑:银杏叶
年4月7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可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