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和支持细胞
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分别位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轴突在周围延伸至各自的靶点。感觉神经元为假单极性,轴突的一支伸入脊髓后部。从中枢神经系统到周围神经系统的过渡发生在过渡区的小根中(或较少发生在神经根中),这些小根几乎是锥形的。在中枢,神经元被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包围,而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轴突与雪旺细胞密切相关。在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中,每一个轴突都被一系列连续的雪旺细胞包围,雪旺细胞形成髓鞘。单个和包裹雪旺细胞的边界称为Ranvier节点(图32.4)。每根神经纤维被包裹在一个基底层(或基底膜)中。相比之下,一些较薄的轴突在一个雪旺细胞(无髓鞘神经纤维)的槽中运行。因此,每个雪旺细胞都包含几个轴突。神经纤维的直径不同,从0.4到1.25μm(无髓)和2到22μm(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也因神经干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神经纤维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多达26%的神经纤维可能在第二到第八十年之间消失。神经干
许多神经纤维被包裹成束,周围有扁平的支持细胞和形成神经膜的胶原层。这些被神经膜包围的纤维束被称为束簇,它嵌入松散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外膜);它由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组成(图。32.4和32.5)。束簇内部的空间称为神经内间隙,其中的压力稍为正(神经内流体压力);它由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等细胞和偶尔的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组成。淋巴细胞(CD4+和CD8+)和巨噬细胞通常不存在于神经内(损伤后除外),但可能存在于外膜。结缔组织的数量在不同的神经干之间不同,在同一根神经干内也是如此。因此,在需要额外保护的部位(如关节和浅表神经干),神经干中有更丰富的结缔组织。“中神经层”一词是指位于神经外膜表面的额外的疏松的乳晕组织。这种组织允许神经干在肢体运动时滑动(游走)。图32.2臂丛神经(C5–Th1,顶部)及其靶肌肉的起源。在神经干中,尤其是周围部分,存在束和神经纤维的地形分离。后者的解剖特征允许解剖束,可用于神经转移。血液供应
神经干接受来自节段性血管(图32.6)的血液供应,这些血管分支成神经外膜、神经周围和神经内间隙的神经丛。束内的血管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通过斜穿神经束膜的血管循环提供。神经外膜血管比神经内膜血管更容易受到损伤,因此神经外膜水肿比神经内膜水肿更容易发展。由于神经内血液供应具有广泛的储备能力,可以在不干扰血液供应的情况下使神经长时间活动。此外,邻近神经干的血管呈盘绕状,允许神经干游走。除血管外,还有神经末梢,如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的游离神经末梢。生理学
为了允许动作电位的传播,轴突和Ranvier淋巴结处的细胞外间隙之间交换离子(见图32.4)。由于这种交换只发生在有髓神经纤维的Ranvier结处,传导速度从一个结跳到另一个结。在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中,这种跳跃式的传导导致高的传导速度。相反,脉冲在无髓神经纤维中的传播更为连续。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过程(见下文)在人类身上需要一段时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可以在损伤后的许多天内,通过神经造影术的电刺激来记录脉冲在受损神经中的传播。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发现神经退行性变的迹象,应在损伤后3-4周内进行神经造影。图32.3手掌Riche-Cannieu吻合术的解剖学准备。这种在正中神经运动支和尺深神经之间的高度变异,虽然很常见,但为内在肌肉神经支配的巨大变化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途径。轴突的细胞骨架包含神经丝和位于中央的微管。必需分子通过能量依赖的轴突转运,沿着微管从细胞体向下输送到外围(顺行)和从外围向细胞体(逆行)。这种转运具有多种功能,如能吸收周围未使用的物质,为轴突提供膜成分、神经递质和必要的细胞骨架成分。无论是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神经损伤后,重要分子的转移对于生存和信号传递都是必不可少的。细胞损伤后,这些信号通过翻译成细胞内信使迅速从环境中发出,或在损伤部位的轴突中开始。这些变化包括细胞损伤后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过程的深刻变化。神经内膜雪旺细胞核髓鞘图32.4有髓轴突和Ranvier结的特写。图32.5周围神经的示意图。相同结构的颜色与图32.4相同。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