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球运动损伤
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普及的体育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的集体对抗项目,足球比赛场地大、时间长、运动量大、技术复杂、战术多样、对抗激烈,常需踝关节、膝关节、腰部等身体部位不断进行伸屈、内收、外展和旋转等动作,故容易造成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肌腱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上述特点使得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表一:损伤部位
从表1可看出,足球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踝关节(38.5%)、膝关节(20.3%)、小腿(18.8%)、大腿(13.6%)等几个部位。
表二:损伤类型
从表2可看出,足球运动中擦伤的比例最高为42%,这与场地有极大的关系。其次分别是挫伤、扭伤和拉伤。
表三:损伤原因
从表3可看出,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犯规动作,技术动作不合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准备活动不充分。
总结:
足球属全身接触性运动项目,对抗性强,需要经常在变换体位、高速下完成技术动作,且大多数动作都是由下肢完成的,所以损伤的部位集中在下肢非常合理,特别是踝关节和膝关节等,它们本身的解剖生物力学特点加上足球运动中经常急停、变向等,关节所承受的力量过大,致使这两个部位的受伤率高。踝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足球运动中绊倒、铲倒、蹬踏,两人“对脚”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及场地不平等原因造成,另外快速奔跑中的急停和起跳也会导致踝关节负荷过大而损伤。
调查表明膝关节的损伤仅次于踝关节,其损伤的原因多是在强烈外力的作用下、动作粗野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造成的。进行足球运动的人群大多都处于青少年期,他们激情高,易兴奋,生理方面正快速成长,但动作不成熟,容易出现不规范动作,引起直接挫伤,多发于大腿软组织、膝关节、小腿和踝关节等部位,同时往往造成关节韧带的损伤,恢复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上课。
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掌握足球运动损伤的规律,在教学、训练、比赛中向学生讲清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分析易伤的动作和易伤的部位,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区分在比赛中的勇敢顽强和粗野蛮干。
教导学生在平常的运动中结合运动项目特点进行技巧性练习和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特别注意任何训练及比赛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大、小腿及髌、膝、踝关节的准备活动,之后要及时做好放松练习。
参考文献:周思洋,毛立群.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内容制作/罗润永
排版、校审/胡宣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