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一:养护
造成膝痛的原因是,下蹲过快而不柔缓,有停顿断续不连贯,重心落点不对,屈时膝尖未对脚尖,屈时不是松而是用力下蹲等等。因此,练习太极拳前后,要调整膝关节,以反复柔和缓慢地蹲起运动,调理好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位置,激发膝关节的活性、弹性。你可于下蹲时虚领顶劲,两足平放地面,膝对准足尖,松腰胯(有轻微提肛、骨盆翻转的动作)松膝(不着力),缓慢的屈膝下蹲,尾闾靠向脚跟,重心的支撑点落在脚掌的后跟部,细心地感觉膝关节咯咯的响声,响声表示韧带肌腱归位,经络通畅肾气旺;下蹲的深度不硬性要求,缓慢的加深,循序渐进,练习日久,就可以蹲下去了;上起时膝关节也不要着力,着力是因操作的方法欠妥或脚下支撑点不对。切忌快速蹲与起,以减少下蹲冲击力的负作用;要柔和缓慢,动作才会准确精细,关键是下蹲或上起的过程不能有断续,要如同球落地弹起一样振动,“屈伸开合听自由”的转换,如若断续,即会加大膝关节周围肌腱的负荷。操作要细心耐心,建议最好天天做,以弥补膝关节运动的不足和动作的和谐。此外,不只在练拳前练习,平时起床后做几次蹲起,坐了起来做几次蹲起,随时都注意调整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位置,舒通经络,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可使膝关节常年健康,腿部无疾又有劲。注意事项二:注意膝关节正常的活动度
打拳,甚至是平时的坐、站、卧,容易发生膝外翻而损伤内侧副韧带,有的损伤虽不明显,积劳就成疾了。所以,练拳要注意膝对正脚尖,膝关节要有意识的前顶,以防止晃动保持稳定。生活中也要留意膝关节的正常位置,比如坐的时候膝关节会不经意的歪向一边。曾有人说,坐了起来走路膝就疼痛,后来根据建议,坐了起来后做做蹲起练习,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注意事项三:要注意减轻膝关节的负荷
一是练拳的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从轻缓的准备活动开始,注意合乎生理负荷的适度的量,负荷慢慢提高;练拳就像平时走路一样,不要太刻意,增加意识专注和上肢运动的配合,追求的是中正安舒轻灵圆活的调节能力,自身的舒适,中老年最好不练低姿大架,避免出大汗耗伤气血。即使喜欢低姿大架也要慢慢来。拳论讲,动作“求开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开展,有一个“求”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二是重心的落点,经反复的体验,膝微屈时,若身法规范,重心的落点应在脚掌后部,此时膝关节的负荷较小,是膝关节松柔不着力的保证,且有利于全身动作的节节贯穿或节节松开。三是要放松膝关节。膝关节的屈伸要贯彻太极拳随屈就伸的原则,该屈则屈,该伸则伸,始终作上下调整。太极拳有一条“勿使有断续处”,膝关节同样始终处于运动之中,不能有停顿。马步弓步仆步,动作即要规范也要到位就转换,不形成定势或停顿,保持继续运行的态势;还要防止膝晃动,以免增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的负荷。四是生活中,比如下楼梯或下山,应尽量的侧着身,这样能减小重力加速度对膝关节的冲击。以上虽是以练太极拳为中心来谈膝关节养护的一点经验,有的是思维方式认识上的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但只要引起注意,就可以防止膝关节出毛病,也可以使出了毛病的膝关节康复。在此,老铺君想强调的是,运动健身本是一件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但如果没有科学指导、不以科学为原则恐怕就会危害健康了。与君共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