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运动治疗
概述
肩袖(rotatorcuff)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结构。肩袖的共同功能是在任何活动或静止状态使肱骨头与肩胛盂保持稳定,维持上臂各种姿势和完成各种运动功能。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患者上臂伸直,肩关节内旋、外展时,大结节与肩峰间疼痛明显。肩袖损伤常见以下病因:①外伤(如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而引起等);②慢性损伤(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等);③局部缺血(当肱骨内旋或外旋中立位时,肩袖的这个危险区最易受到肱骨头的压迫、挤压血管而使该区相对缺血,使肌腱发生退行性变)。上海医院(筹)针对这类肩袖损伤的患者制订了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方法。评估
通过综合评估为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其中包括临床评估、影像学资料,康复评估,功能评估等。1.量表:目前国内外较通用的UCLA肩关节评价系统,综合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提示可能存在的障碍。2.疼痛评估:患者由于肩周炎可能在日常生活涉及的一些动作中出现疼痛,我院运用VAS疼痛量表对疼痛进行一个量化的评估。3.肌力检查:患者可能因为疼痛、久病迁延不愈等导致肌力下降,我院运用国内外较通用的徒手肌力测试和等速肌力测试以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障碍。4.关节活动度检查:患者可能因为疼痛、久病迁延不愈等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我院有成熟的评定技术了解这方面的不足。5.体格检查:使用包括Neer征、jobe试验(空罐试验,emptycantest)、抬离试验(liftofftest)等特殊检查,配合患者体表视、触诊等综合评价患者可能存在的障碍。6.日常生活质量评估:以国内外较通用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来综合评价因为肩周炎而导致的患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7.功能测试:具体涉及FMS功能性测试评价方法中的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SFMA评估中的肩内外旋测试等具体的动作以动作完成度评价患者由于肩周炎导致的肩关节功能缺陷。治疗
主要包括制动封闭、药物、肌内效贴、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术。结合评估得出的结论设计出最适合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1物理因子治疗:超声波疗法、冲击波疗法、红外线疗法、冰敷。2运动疗法:主要针对患者存在的肌力不足、疼痛、关节活动度缺失等问题,设计合适的运动,在锻炼中改善这些问题。(不同患者不同设计,以下动作仅做举例说明)2.1牵伸训练:肩前、外、后、内侧肌肉牵伸,每侧15s/个,3个/组,2组/天。缓解患者疼痛、运动前热身提高患者表现。2.2活动度训练:活动度训练:以肩前屈、外展及其进阶训练为例,顺墙上爬,15个/组,2组/天。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不足。2.3肌力训练:肩稳定肌群训练,站姿,肩关节呈90°,一或两只手撑在墙上。肩关节前后活动,15个/组,2组/天。或采用徒手自重、弹力带抗阻、手握重物抗阻等进行肌力训练、肌群稳定训练等改善患者肌力、运动控制能力等。3关节松动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严重时采用I、II级手法,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时采用III、IV级手法。治疗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准。上海医院,针对各类运动损伤、慢性疼痛问题、肌骨关节问题,提供专业的运动损伤康复,疼痛康复,肌骨损伤康复,康复治疗门诊时间。我们的特色门诊体医融合门诊,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在临床干预的同时,通过专业的社区健康师为大家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营养指导,心理指导,帮助患者科学管理慢性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体医融合门诊=临床医师+社区健康师(专家、教授)
为了更好发挥体育在疾病预防和慢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使广大患者可以科学有效的进行运动,来实现更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为此我院特开展“体医融合”门诊。
作者介绍:
王佳禄,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医院康复治疗师
擅长领域:骨科术后康复、运动损伤康复
参与《常见运动损伤》上肢部分编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