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丨肘关节的骨性结构
肘关节(Elbowjoint),由上臂肱骨远侧端和前臂的尺骨、桡骨近端关节面组成。
肱骨(Humerus)
肱骨为典型的长骨,也是上肢最粗壮的骨。有一体及上、下两端。上端有朝向内上方的半球形隆起,叫肱骨头(Headofhumerus)。它的外侧有大结节,前下方有小结节,两者均为肌肉的附着处。在两个结节下方变细处,叫外科颈(Surgicalneck),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在体中部的外侧,在三角肌粗隆的后下方,有一浅沟叫桡神经沟(有桡神经及肱深动脉通过)。下端前后略扁,有两个关节面:内侧的叫肱骨滑车,外侧的叫肱骨小头,两者分别与尺、桡骨的上端连结成关节。下端后面有一深窝,叫鹰嘴窝(Olecranonfossa),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在滑车的内上方有内上髁,肱骨小头的外上方有外上髁,两者在体表均可摸到。两髁上方变细处,是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肱骨功能重要,疾病亦较多见:其上端及下端组成关节处易发生关节脱臼;肱骨骨折最常见;骨膜及骨病亦可见。
桡骨(Radius)
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headofradius)。头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周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节;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neckofradius)。颈的内下侧有突起的桡骨粗隆(radialtuberosity)。桡骨体呈二棱柱形,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下端前凹后凸,外侧向下突出,称茎突(styloidprocess),下端内面有关节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人跌倒手过伸着地时,间接暴力可引起桡骨小头骨折。当伸肘时,桡骨头恰好位于外上髁的近侧,前臂做旋前和旋后运动时可摸到正在运动的桡骨头。
尺骨
尺骨的鹰嘴为前臂近侧端,若屈肘并将肘部置于桌面,则鹰嘴搁于桌面上。沿鹰嘴向远侧可触及尺骨后缘全长直到尺骨茎突。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有一沟,沟内可触及条索状尺神经。
02丨肘关节的构成
肘关节是由肱骨远端与桡、尺骨近端构成的复关节,包括三个关节:
肱尺关节
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为一个单轴关节,属于滑车关节。此关节的运动主要系尺骨滑车切迹在肱骨滑车上的屈伸运动,肱尺关节易向后方脱位。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
肱桡关节
由肱骨小头(凸)和桡骨小头(凹)构成,也是一个单轴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肘关节在伸肘时,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并不接触;当关节处于半屈位或前臂向外方移位时,关节面接触最密切。肘关节的关节囊深面连于环状韧带下部,近端附着于肱骨上髁和肱骨小头外方。桡侧副韧带于外上髁下方连于环状韧带,部分后部纤维超过韧带附着尺骨的旋后肌嵴的近端,并密切地与旋后肌附着点结合,在屈肘时,大部分范围内的韧带被拉紧。同时,前臂伸直旋后位跌伤或牵拉,在儿童,多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成人多发生桡骨头骨折;桡骨脱位,往往并发尺骨上1/3骨折。可作屈、伸和回旋运动(旋前旋后)。
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为圆柱形关节,只能做旋内、旋外运动。
上述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囊的后壁最薄弱,常见桡、尺两骨向后脱位,移向肱骨的后上方。
03丨肘关节韧带
肘关节的韧带有三条:
桡侧副韧带
桡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扩展,在远端与桡骨环状韧带汇合。
尺侧副韧带
尺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呈扇形扩展,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
桡骨环状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容纳桡骨头,防止桡骨头脱出,同时允许前臂进行内外旋。幼儿在4岁以前桡骨头尚在发育中,环状韧带松弛,在肘关节伸直位猛力牵拉前臂时,桡骨头易被环状韧带卡住,或环状韧带部分夹在肱桡骨之间,从而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桡骨脱位本身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正在生长的桡骨脱位。失去了限制的桡骨野蛮生长,最终可能难以直接复位哦。所以各位家长不要随便拉着孩子像下面这样“荡秋千”哦。
04丨肘关节周围的肌肉
肱二头肌
——地球人都知道这块被秀的最多的肌肉
肱二头肌起端有两个头: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两头在臂的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向下移行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
作用:屈曲肘关节;当前臂在旋前位置时,能使其旋后。
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的深面,起自肱骨体半远端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作用:屈曲肘关节。
肱三头肌
——虽然大家都喜欢秀肱二头肌
但是肱三头肌才是撑起臂围的那一块肌肉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
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
三个头以一个坚韧的肌腱止于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以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05丨肘关节的活动度
屈曲
屈曲就是弯胳膊。大约-°。一般胳膊弯过来,手指可以轻松地搭在肩上,肘关节的屈曲就到位了。
伸展
就是伸直胳膊,呈一条直线的时候,就是0°。很多人存在过伸,就是比0°再伸直一些,叫做过伸,大约10-15°。胳膊夹紧贴在身体两侧,肘弯成90°,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大拇指正好指向上,就是0°位。
旋前
坐或站立,臂位于躯干侧方,肘紧靠躯干,肘关节弯曲成90°,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呈握铅笔状,大概80-90°。
旋后
和旋前相反方向旋转,让手心向上就是旋后,大约80-90°。
06丨肘关节血供
肘关节周围动脉
(1)肱动脉
是腋动脉的延续,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至肘窝,平桡骨颈水平分成桡动脉和尺动脉,近肘窝处发出尺侧下副动脉。
(2)桡动脉
主要分支包括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
(3)尺动脉
以上这些所有的动脉及分支相互交通,在肘关节周围形成动脉网(arterialanastomosis),保证了肘关节在单一动脉受损时仍然较为充足的血供。
肘关节周围静脉
(1)上肢浅静脉:
(2)头静脉
(3)贵要静脉
(4)肘正中静脉
(5)前臂正中静脉
(6)上肢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且多为两支。由于上肢的静脉主要由浅静脉引流,深静脉较细。两条肱静脉在大圆肌下缘汇合成腋静脉。
07丨肘关节的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C5-7)
发自臂丛外侧束,向外下穿喙肱肌,下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沿途发肌支支配上述三肌。在肘关节附近,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深筋膜至皮下成为终支,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正中神经(C5-T1)
以两根分别起自臂丛的内侧束和外侧束,并夹持着腋动脉。在臂部,正中神经与肱动脉相伴,先于肱动脉的外侧下行,在平喙肱肌止点处,斜越肱动脉浅面或深面转至肱动脉的内侧,下降至肘窝。然后向下穿旋前圆肌至前臂正中,继而行于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部。
08丨尺神经
发于臂丛内侧束(C7-T1)。初与肱动脉伴行,继而离开肱动脉向后下方,至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隔皮肤可触摸到。再向下穿经尺侧腕屈肌到前臂内侧,沿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分为较粗的掌支和较细手背支。尺神经在臂部未发分支,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至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中部发出细的皮支,向下穿过深筋膜,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
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4、5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弯曲,称为“爪形手”,其感觉障碍则以手内侧缘为主。尺神经损伤后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
09丨桡神经
发自臂丛后束(C5-T1),是臂丛中较大的分支。初在肱动脉背侧下行,后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沿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方,于肱骨外上髁上方,肱骨中、下1/3交界处穿经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在此处分为浅、深两终支。桡神经干沿途发出的分支有:皮支,在腋窝处发出臂后皮神经,分布于臂后面皮肤;在桡神经沟内发出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于前臂背面皮肤。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后,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出现抬起前臂时呈“垂腕”的姿态。其感觉障碍是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的皮肤最为明显。
肘关节是上肢的中心关节,对我们行使正常生活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肘关节又是一个非常“矫情”的关节,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合理使用肘关节,注意爱护它哦!
-MORE-
文字
李一璠
校对
熊燕老师
编辑
尹筱萌
图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