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简单描述一种肌肉链模型屈链和伸链
TUhjnbcbe - 2020/12/28 3:52:00

“肌肉链Muscle”与“肌筋膜链MyofascialChains”在很多地方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关于肌肉链的模型有很多,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由PhilippRichter和EricHebgen所描述的一种肌肉链模型(屈链和伸链)似乎更为常见,也可作为理解一些异常身体姿势和动作功能障碍的参考......

以下为这个肌肉链模型的简单描述

在这个模型中,认为身体的每一侧有2条肌肉链;

?FlexionChain屈链?ExtensionChain伸链

在屈链和伸链的模型中,脊柱的“屈”定义为弓形两端相互靠近,而“伸”是指弓形两端远离;

因此,颈椎的“屈”为后屈、胸椎为前屈、腰椎为后屈;

脊柱、上肢及下肢的屈和伸是交替的,比如写字时的手臂位置(上臂伸、肘屈、手腕伸、手指屈);那么在身体的屈链和伸链中,会发现外旋和外展与屈曲对应,而内旋和内收与伸展对应,于是形成:

?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

头、脊柱、下肢和上肢像齿轮一样共同发挥作用,当身体出现代偿姿势/状态时,可能会存在“屈链主导”或“伸链主导”;

“屈链主导”时的位置

?颅(头部)

枕骨向后

蝶骨基底软骨结合(SBS)降低

蝶骨体部降低

蝶骨大翼向后、向内

周围颅骨处于内旋位

?脊柱

枕寰枢:枕骨屈曲、寰椎相应向前;相关肌肉:头后直肌和头长肌

C3-T4:C3至T4在伸展状态,前凸整体增加;相关肌肉:.C3至T4间的椎旁肌、头半棘肌、头最长肌、头夹肌、颈夹肌

T4-T12:T4至T12的胸椎处于屈曲状态,肋骨处于呼气位置;相关肌肉:肋间肌和腹肌

T12-L5:腰椎处于伸展状态;相关肌肉:腰椎部的椎旁肌、腰方肌

骶骨:骶骨下垂,基底部朝向前下、而尾骨朝向后下;相关肌肉:腰骶部的多裂肌

?骨盆带和下肢

髂骨:髂骨在腹肌和臀肌的共同牵拉下向后旋转;相关肌肉:腹肌、臀肌、阔筋膜张肌

膝关节:膝伸展;相关肌肉:股四头肌

踝关节上部:踝关节上部跖屈,距骨向前压至踝臼和跟骨之间;相关肌肉:小腿三头肌和屈肌

踝关节下部和足:踝关节下部和足,屈链主导导致足外翻及足弓下降;相关肌肉:趾长屈肌、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

?肩胛带和上肢

肩胛骨:肩胛骨处于外展位;肩盂朝向前外,这表现为圆肩;相关肌肉:斜方肌下段、胸小肌

上臂:上臂处于内收-内旋和伸展位置;相关肌肉: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

前臂:肘屈、旋前位置;相关肌肉:肱二头肌、肱肌、旋前肌

手:手腕伸展;相关肌肉:掌伸肌

手指:手指屈曲;相关肌肉:指屈肌

“伸链主导”时的位置

?颅(头部)

枕骨向前

蝶骨基底软骨结合(SBS)升高

蝶骨体部伸高

蝶骨大翼向前、向外

周围颅骨处于外旋位

?脊柱

枕寰枢:枕骨伸展,寰椎相对靠后;相关肌肉:头后大、小直肌,头上、下斜肌,胸锁乳突肌

C3-T4:颈椎拉直;相关肌肉:颈长肌

T4-T12:胸椎拉直;相关肌肉:胸部椎旁肌,上、下后锯肌和胸腰筋膜

T12-L5:腰椎前凸消失;相关肌肉:髂腰肌

骶骨:骶骨上抬,基底部后移,尾骨前移;相关肌肉:骨盆底肌

?骨盆带和下肢

髂骨:骶髂关节使髂骨向前旋转;相关肌肉:髂腰肌、缝匠肌、股直肌、内收肌

髋关节:髋关节处于屈曲状态;相关肌肉:股直肌、缝匠肌、内收肌(大收肌)、髂腰肌

膝关节:膝关节屈曲;相关肌肉:腘绳肌

踝关节上部:踝关节上部,足背屈;距骨被向后压至踝臼和跟骨之间;相关肌肉:胫前肌、趾背伸肌

踝关节下部和足:足内翻,足底肌增加了足弓高度;相关肌肉:屈肌、腓骨肌、胫后肌

?肩胛带和上肢

肩胛骨:肩胛骨内收,肩部向后拉,肩盂朝向外侧;相关肌肉: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

上臂:上臂屈曲;相关肌肉:胸大肌的锁骨部分、三角肌、喙肱肌

前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相关肌肉:肱三头肌、旋前肌、肱桡肌

手:手腕屈曲;相关肌肉:掌和指屈肌

手指:手指伸展;相关肌肉:指伸肌

“屈链”和“伸链”这两种模式可以是双侧、也可能是单侧出现;

?双侧“屈链”模式:脊柱后凸、下肢伸直且容易出现扁平足、肩向前拉、手臂屈曲并内旋、胸廓凹陷、腹部不同程度的前凸;?双侧“伸链”模式:脊柱伸展、而肢体呈现屈曲;

当身体的一侧发展成为主导链时,会形成扭转模式(torsionpattern)......

在不对称支配时,一半的躯体为屈曲模式、而另一半为伸展模式.....

以上仅为这个肌肉链模型的简单描述,而实际上一条链占主导时骨和关节的运动、各环节的相互关联及相互影响要更复杂一些,例如:“髂骨向前旋转和髋屈曲会使臀大肌处于拉长状态,这通过加大外展和外旋来代偿,而梨状肌辅助骶骨后移,但同时将大腿外旋,这样的结果是下肢呈现屈曲且外展、外旋的位置状态......”,

对此内容感兴趣者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不同的理论、模型或课程体系有非常独特的部分、但也可能部分会有相似之处,可将其放在“工具箱”的合适位置,而在实践中解决具体的问题,则需要考虑个体目前的身体状态、以及相应的功能/目标,再考虑如何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及职业范围内去选择适合的“工具”......

曹森Sam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单描述一种肌肉链模型屈链和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