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妈妈九个有,东西拿不了,孩子抱不了,严重的伸伸手,都是钻心疼。这就是传说中的“妈妈手”!!
还记得熊黛林刚生下双胞胎女儿,没出月子就被拍到去诊所,出来时双手缠满绷带,连掉在地上的硬币都捡不起来。
记者问了才知道,原来是抱娃用错力,手疼、肿,用不上力气,患上“妈妈手”。
那这“妈妈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什么是“妈妈手”?妈妈手,专业学名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新生妈妈经过生产后,韧带、肌腱、甚至肌肉力量都变小。而照顾孩子,又要长时间抱着、托着,或者孩子睡觉不老实,就用手托着头;甚至很多妈妈抱娃的姿势也不正确。
时间长了就容易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红肿。抱孩子、扫地叠衣服,做一些简单的抻、拉、握都疼,这就是“妈妈手”。
而手部腱鞘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女性发生率比男性十倍,也被称作“妈妈手”。
点击进入拜妈商城首页,即可获得更多育儿干货!
不过“妈妈手”也并非是妈妈们的专利!
长时间需要用手工作,长时间需要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的群体,像厨师、老师、办公室白领,照顾孩子的爸爸、老人也频频中招。
甚至长时间玩手机,都很容易患上“妈妈手”。
一个动作自测“妈妈手”那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妈妈手”呢?
将你的大拇指握在手心中,四指包住大拇指握拳,手腕最大程度向下压。
如果肌腱,就是图中红点的位置,出现明显疼痛,就要小心是妈妈手。
越向下压,疼痛越明显,说明“越严重,就要引起重视了。
得了“妈妈手”,怎么办?那么得了“妈妈手”,怎么办?当妈的你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1
休息,少抱孩子,少做家务
得了妈妈手,最重要的就是要休息,尤其是解放你的手、手腕,好好休息。
一定要少抱孩子,少做家务、少拎重物,防止双手,尤其是患病的手造成更严重的损伤,甚至是拉伤。
2别乱热敷
很多人用热毛巾热敷,当时会觉得很舒服,过后会觉得很疼,为什么?
因为在热敷时,毛孔是打开的,水蒸气可以顺着毛孔进去,当毛巾没有热度变凉时、或者吹空调时,进到皮下的水蒸气,就会变成湿气,阻在皮下。
正确的热敷是用热盐包,疼痛较轻地可以用暖宝宝。
3贴膏药
在不过敏的情况下,贴一些膏药,或者抹一些药,也可以缓解。但要注意,别为了见效快贴完膏药,再涂药膏双管齐下,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膏药和其他的药放在一起,保不齐会有一些化学反应,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伤害,得不偿失。
4缓解运动
当手部出现疼痛时,一定不要做剧烈运动,也不要太用力。适当做一些手部的锻炼,缓解疼痛:
轻轻地抖抖手,或者双手十指交叉,左右晃动。也可以转动手腕,放松缓解你的腕关节。
生完孩子哪都疼,如何才能舒服点?娃出生后,当妈的哪个不是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操心家务事,找上门的不只“妈妈手”,腰酸背痛、肩颈痛几乎成了通病。
不过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让娃一个人“背锅”!
工作久坐、缺乏运动、不良坐姿,错误的运动健身、乱吃钙片!
生活、工作中的这些不良习惯,都会给身体造成慢性损伤,让你变得更脆弱。
身体要养,更要学会保养有道!
为此熊宝妈学堂邀请,师承著名金针专家钮韵铎先生、北京市东城金针研究学会监事长,曾瀚琳,揭开困扰你的“肩、颈、腰背、关节、补钙”问题。
课程详情学习方式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