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常跑步吗?跑步中或跑步后会出现小腿前后侧疼痛的情况吗?如果有,那就请继续往下看!在逐年扩大的跑步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跑友因为不同原因出现各种运动损伤,其中之一就是小腿前、后侧的疼痛。有些人会把它当成简单的疲劳性酸痛处理,殊不知,它却是经常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种运动损伤:胫骨应力性疼痛(ShinSplint)。
今天小编就和跑友们聊聊胫骨应力性疼痛的来龙去脉以及从运动康复角度能给到大家的康复建议!什么是胫骨应力性疼痛(ShinSplint)?胫骨应力性疼痛(ShinSplint)也叫胫骨应力性综合征,常见有小腿前外疼痛和后内侧疼痛,属于跑步人群的常见损伤。当跑步姿势不正确,小腿肌肉没有起到其缓冲作用时,跑步过程中会使脚下的力直接传达至胫骨,胫骨发生挤压造成细小骨裂(临床上被称为“胫骨应力性骨折”),产生疼痛。
当跑步过度或跑步量忽然增加,小腿肌肉过度疲劳紧张,反复牵拉肌纤维使骨膜发生炎症引起疼痛。胫骨应力性疼痛(ShinSplint)的主要症状跑步中或跑步后小腿前外侧或者后内侧较深层的疼痛,休息后减轻或消失,有按压痛,也可表现为胫骨周边疼痛。
胫骨应力性疼痛(ShinSplint)常会与其他有类似症状的损伤混淆,比如慢性骨筋膜室综合症、肌腱炎等等,明确诊断依靠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造成原因是什么?跑步姿势不正确,致使小腿肌肉无法正常起到缓冲作用,导致挤压胫骨;跑步过多或忽然改变跑步的运动量,如短期内增加跑步距离或者增加了每天的跑步次数后,导致肌肉过度疲劳紧绷;跑步地面发生变化,例如由软到硬,跑鞋的更换等也会引起肌肉异常;如果有足弓异常,比如扁平足,后侧肌肉过度工作,也会造成肌肉疲劳。
康复指导从预防角度来说:从根源上预防,可进行跑步姿势的专业评估和纠正,建议在运动康复师指导下矫正。做好拉伸运动缓解肌肉张力,也可以跑步后适度按摩;切忌过度运动或忽然改变跑步运动量、场地、跑鞋等客观条件,要逐渐适应新变化;如果存在足弓异常,建议采用针对性的鞋或鞋垫进行校正。
-从运动康复角度来说;如果已经造成胫骨疼痛,先减少或停止跑步,再进行后期康复:1、运动后进行局部冰敷按摩,经常对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进行拉伸放松;2、物理因子治疗:超声波可以有效的促进骨细胞的增长,促使骨裂的愈合;3、下肢肌肉力量加强:1)有氧运动:可以通过游泳、单车等代替跑步运动提高心肺和小腿力量;2)力量训练:抗阻踝外翻:针对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坐位,用弹力带套住两脚,一侧脚用力外翻,双脚各做15次/组,休息30秒,各做4-6组,每天1-2次。
抗阻足内翻:针对胫骨后肌姿势同抗阻足外翻,弹力带在远端固定(器械或者其他),用力内翻,数量和要求同抗阻踝外翻。
抗阻勾脚:针对胫骨前肌弹力带远端固定(器械或床脚),近端套在脚上,从伸直位尽量用力勾到屈曲位,稍作停顿(停顿一秒左右),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组,每天1-2次。
抗阻绷脚:针对腓肠肌、比目鱼肌以脚踝训练带为阻力,近端固定(手握),套在脚上,从屈曲位尽量用力绷到伸直位,稍作停顿(停顿一秒左右),慢慢放开,反复做20次,休息30秒,共做4-6组,每天1-2次。
台阶提踵训练:针对腓肠肌、比目鱼肌一侧脚掌踩在台阶上,足跟及足弓悬空,从充分勾脚体位用力提踵直到充分绷脚体位,动作要标准,反复做10-15次,休息30秒,共做2-3组,每天1-2次,要求尽量在最大空间内完成动作,如果力量有限,可在上肢协助下完成;熟练之后,可手持哑铃负重进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