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TUhjnbcbe - 2025/7/23 9:42:00
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www.ykhongye.com/

力量训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是现代竞技体育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参与专项运动的肌肉和肌群的力量得到发展,并使其在工作上符合专项技术的特点,形成以专项为核心的力量素质系统。训练阶段的顺序可以增强体能特征的发展进行,从而有助于运动表现的提升。根据美国国家体能协会的建议,在力量训练的早期首先进行增肌训练,训练强度从低到中,整体训练量较高。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瘦体重、发展耐力(肌肉和代谢)基础,或两者兼而有之。对于力量/爆发力型运动员,主要目标可能是在增加力量耐力的同时刺激肥大效应。

对于耐力型运动员,主要目标是提高力量耐力,而不显著增加肥大。在最初的增肌训练阶段中,所涉及的肌肉力量产生能力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增加会增强后续训练阶段中肌肉力量提升、峰值功率输出的能力,以及诸如后增强效应等额外能力的提高。因此,肌肉体积和肌肉横截面积是建立肌肉力量和肌肉做功能力的重要基础。不同项目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增肌训练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认为只有举重、短跑、投掷类项目、集体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等需要力量和爆发力的项目运动员才需要进行增肌训练,而对于游泳、竞走、射击、射箭等项目运动员无需进行增肌训练;

专项运动表现的影响

增肌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厚可能对其项目的技术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拟系统梳理增肌训练神经肌肉适应和对一般运动技能及专项运动表现的影响,使体能教练、教练员、运动员等竞技体育从业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增肌训练的重要性,剖析训练负荷、训练量、训练频率、间歇时间等训练变量对增肌训练效果的影响,以便体能教练和教练员针对运动员个体需求及备赛安排最优化增肌训练计划。关于增肌训练的负荷,Wernbom等指出,6~12RM是最佳的增肌负荷,而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阻力训练指南,70%~%1RM负荷范围内的抗阻力训练都可以认为是增肌训练。

因此,本研究中将1~12RM或70%~%1RM负荷范围的抗阻训练均纳入增肌训练范畴。1增肌训练的生理适应增肌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肌肉质量和肌肉横截面积,进而提高肌肉产生力的能力,为后续最大力量训练阶段提供结构和功能基础。实现这一过程主要基于两种生理机制,一是肌肉形态适应,包括肌肉横截面积、羽状角、肌纤维类型和肌腱结构等的变化;二是神经肌肉适应,包括肌纤维募集、力量发展速率,指单位时间力量的增量,即力量-时间曲线的斜率,与单位时间内神经对运动单位的募集、神经冲动的频率以及肌肉收缩的类型有关]

运动员力量训练

运动单位速率编码(运动单位被刺激的频率)、神经驱动力、肌内和肌间协调性、运动单位同步以及使用拉长-缩短周期能力的增加和神经抑制的减少。这些神经适应因素是技术动作优化的关键,使运动员在做动作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主动肌,适当激活协同肌和稳定肌,并且最低限度地激活拮抗肌,有助于在特定的力量任务中更好地招募和激活相关肌肉。这对于技巧类项目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尤其重要。基于此,陈小平指出,在优秀运动员力量训练中,根据运动项目需求应该将增肌训练负荷(70%~%1RM)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功能区域,

总结

优先发展运动神经募集能力的最大负荷(90%~%1RM)和肌肉横断面积的次最大负荷(70%~90%1RM)。一些需要力量而又要求控制体重的项目(如举重、摔跤等)应该多使用少次数的最大负荷进行增肌训练,而一些需要增加肌肉体积的项目(如健美等)则应该采用多次数的次最大负荷进行增肌训练。前者将着重发展运动员的神经募集能力,后者主要发展运动员的肌肉横断面积。在训练实践中发现,运用发展神经支配能力获得的最大力量在最大力值和力值形成速度上明显高于增加肌纤维体积的运动员。

1
查看完整版本: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