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的冬季容易发生冻伤,尤其是手部与面部更易“中招”。冻伤必须引起重视,冬季御寒防冻伤很重要。
冻伤是低温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引起的损伤。当皮肤温度降到-2℃时,就有可能发生冻伤。由于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所以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伤发生率较高,面部是最常见的受冻部位。
伤情判断
冻伤按程度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表现为红斑、水肿、皮肤麻痹和短暂的疼痛,皮损可以完全恢复,仅伴有轻度脱屑。
二度冻伤: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和水疱,疱液清亮。皮损可恢复,但可留有长期的感觉神经病变。
三度冻伤:真皮层全层损伤,伴有血疱形成的蜡状、干燥、木乃伊样皮肤。组织丧失,预后不良。
四度冻伤:全层彻底丧失,包括皮肤、肌肉、肌腱和骨骼的破坏,可导致截肢。
注意事项:
●如果生活的环境较冷,或需要进入低温环境工作,应在易受冻部位涂擦凡士林,以保护皮肤,防止冻伤。
●不要直接接触大块的冰,以免皮肤被冰“粘”住,家长尤其应告诫儿童。
●如果脚部发生冻伤,尽量不要行走,以免加重对受冻组织的损害。
●如果冻伤发生在户外,救护人员可将伤者的手或脚放进自己的怀中取暖,切勿用手搓、用火烤或用雪擦,这样会加重伤情。
冻伤的急救方法
尽快将伤者移至温暖的地方,使其身体迅速升温,并用御寒的衣物盖住冻伤部位。
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或热水浸泡,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
未破溃的部位经以上处理稍微缓解后,可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
已溃疡部位用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擦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
冬季冻伤要注意,
及时治疗是关键。
冻伤如何急救,
你学会了吗?
推荐阅读
书名:《家庭急救手册》
作者:臧俊岐
书号:-7---3
开本:16开
定价:48.00元
出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辑、排版:刘路
审核:罗琳
监制:朱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