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又称为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
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痛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易患此病。
跟骨骨刺:老年人足跟痛多和骨刺有关,跟骨结节处会有大小不一的骨刺,隆起的骨刺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会产生无菌性炎症。但足跟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足底脂肪垫萎缩:脂肪垫萎缩后,会使足跟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足跟处更易受到损伤而有痛感。
足底跖腱膜劳损:一些行走时间过长、负重过度的人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出现局部无菌性炎症而有疼痛症状,部位集中于跟骨结节跖腱膜起点处。
很多中老年人特别女性朋友容易高发,针对足跟疼,怎么治疗呢?
艾叶治疗足跟痛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天然的艾叶的味道,青草香,带点苦涩。艾草的功效有很多,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草因其卓越的药效,又被称为医草或千年草。晒干后的陈艾草可入药,鲜艾草药性凉,晒干后的陈艾草药性热。
原料:艾叶60克,白醋15克。
做法:将艾叶倒于锅内,小火翻炒,炒到艾叶稍微有点焦的时候,撒入白醋,翻炒片刻后,趁湿热用布包裹,直接敷在足跟痛处(注意避免烫伤),并包裹束紧。般足跟痛患者,涂上四五次,就再也不疼了。
中医提倡“内病外治”“骨病外贴”。足跟贴是临床使治疗足跟病的常用贴剂。足跟贴贴是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内病外治理论和经络传导治疗原理,基于艾灸的原理,结合远红外线光波技术和适度磁场强度等物理因素作用,研制成功的一种外用贴。
足跟贴贴中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含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具有透皮入骨的作用。足跟贴通过燃烧艾叶成分刺激足部穴位,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镇痛止痛、祛湿散寒、补养气血、回阳举陷、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
足跟贴——疏通经络四诀窍
1.足跟贴,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人体经络学为依据,以细胞学和人体生物电原理为指导,以敷贴疏通经络为手段,实现了绿色非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领域的新突破,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足跟贴,采用精制工艺浓缩有效成分,使其能快速渗透肌肤,通透散寒,舒筋活络,祛瘀消肿,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疼痛部位的康复。
3.足跟贴,改善人体局部微循环,增强机体细胞活力。通过局部、穴位贴敷,可以通透散寒,祛瘀消肿,舒筋活络,促进疼痛病症的康复。
4.足跟贴,通过已经打通的循环通道,于筋络之间形成了正常循环通路,药物分子迅速直达筋络病灶、活化筋络细胞、营养筋络、吞噬坏死筋络、多余的坏死筋络及残留被迅速排除体外、使健康的筋络免受腐化坏死、正常吸收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