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勇士队官方公布克莱·汤普森左膝前交叉韧带撕裂。
遭遇过前交叉韧带撕裂的NBA球员,数不胜数。其中,最令人扼腕叹息天才陨落的是德里克罗斯,作为年NBA状元秀,曾经的“风城玫瑰”,在不幸遭遇前交叉韧带撕裂后,快速凋谢,从最年轻的MVP沦为角色球员,甚至一度没有球队愿意给他合同。
对足球运动员来说,前交叉韧带撕裂更是噩梦般的存在。23岁的罗纳尔多在遭受两次前交叉韧带伤病后,球风大变,带球长途奔袭连过数人直捣黄龙的镜头,再也无迹可寻了。
我国羽毛球女单李雪芮,年里约奥运遭遇前交叉韧带撕裂后,经过漫长的康复期才逐渐重返赛场。
前交叉韧带撕裂,断送了太多优秀球员的美好职业生涯!
前交叉韧带损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找到前交叉韧带在哪里?不多说,直接看下图。
前交叉韧带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部件”,主要有四大作用:
1、限制胫骨过度前移;
2、限制膝关节过伸;
3、限制胫骨的旋转;
4、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
由于前交叉韧带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当胫骨过度前后移位、膝关节过度内外旋以及膝关节过度屈伸运动时,韧带起止点或韧带本身就可能发生撕裂或断裂。尤其是屈膝40°~50°位时,前交叉韧带相对松弛,如果这时遭到外力侵害,就更容易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
核磁影像怎样看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依据,但也有局限性。临床上必须结合外伤史、症状(膝关节疼痛、走路不稳、肿胀等)、全面的查体(前后抽屉试验等)。
前交叉韧带损伤,影像诊断要点包括:
1、韧带连续性中断。
2、韧带扭曲,呈波浪状改变。
3、韧带内形成假瘤。
4、T2WI韧带呈弥漫高信号。
5、前交叉韧带和胫骨平台的夹角小于45度(完全断裂)。
6、胫骨前移大于7mm(完全断裂)。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是这样的:
部分撕裂的前交叉韧带是这样的:
绿色箭头:前交叉韧带结构模糊,信号升高;
红色三角:髌下裂隙增宽。
断裂的前交叉韧带是这样的:
左图:前交叉韧带结构中断;
右图:韧带周围大量高信号,表示出血和积液。
前交叉韧带损伤,该怎么办?
由于前交叉韧带没有血管,其营养物质主要源于关节囊内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所以,前交叉韧带撕裂后,不能自己愈合。
临床上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通常有保守疗法和韧带重建手术。
传统的保守疗法,包括支具制动、消炎镇痛药物、物理治疗,以及加强肌力训练等,但这些只能缓解症状,而且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积极的保守治疗,主要是SVF细胞疗法,腿友之家已经帮助很多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病友修复了受损的前交叉韧带,恢复正常。SVF细胞疗法可避免手术。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取自体的或者异体的肌腱,在前交叉韧带的上下止点,也就是在韧带和骨头的连接点上各钻一个隧道,用于安装移植物;将移植物“安装”到原来前交叉韧带的位置,并做固定。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做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
阶段1:术后1-4周。控制肿胀和疼痛(患肢垫高、冰敷);肌力训练(踝泵、直腿抬高、压腿训练);活动髌骨;屈膝训练(足部不离开床面);膝关节活动度训练,1周内膝关节屈曲0-90°,2周达到°,3周达到°,四周达到°。术后三天开始患侧下肢佩戴护具(固定在0°),在疼痛可耐受状态下负重,配合双拐下地行走训练。
阶段二:4-16周。术后4周膝关节被动屈曲达°,能较好地控制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收缩,不需要助行器或拐杖支持全负重步行,术后8周被动屈曲角度逐渐与健侧相同,“坐位抱膝”与健腿完全相同后,开始逐渐保护下全蹲,同时进一步强化肌肉力量。
阶段三:16~20周。全面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继续阶段2的练习,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逐渐恢复运动。
上述训练计划和阶段目标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临床上,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耗时较长,且过程“艰辛”,非常考验病友的耐受力和耐心。而且,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所以,也需要病友对期望值建立客观的认知。
其次,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辅以自体脂肪来源复合修复因子SVF注射,可显著加速手术创伤修复,以及重建处的组织修复,显著降低康复难度,缩短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