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筋长一寸,延寿十年不等同于易筋经所说
TUhjnbcbe - 2025/3/7 17:55:00

俗话说:筋长一寸,延寿十年。尽管这句俗话所说的筋,还并不能等同于易筋经所说的筋,但它也是《易筋经》中所说的“筋”的锻炼范围。

我们先说“筋长一寸”所说的筋。这个筋,一般认为是指人体韧带和肌腱,与西方医学所说的韧带和肌腱相同。

西医对于韧带的学称,叫做致密结缔组织,质坚韧,有弹性,能把骨骼连接在一起,并能固定某些脏器如肝、脾、肾等的位置。韧带是可弯曲,纤维样的致密结缔组织。它附着于骨骼的可活动部分,但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免损伤。韧带连接骨与骨,相对肌腱连接的是骨和肌肉。韧带跟肌腱,就如同人身体骨骼和内脏的铠甲,起到保护的作用。西方运动医学非常强调在力量型训练前必须“热身”,热身的作用,就是要将身体各个部位的韧带和肌腱活动开,韧带和肌腱活动开了,才能更好地保护骨骼和内脏。韧带拉开,骨骼的活动范围才能增大,才能更好地避免运动损伤。同时,因为韧带还起到固定一些脏器的作用,因此将韧带拉开,才能提高脏器运作的能力。比如扩胸运动,它最简单的一种锻炼方式,但是却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胸腔韧带和肌腱的抻拉,使得心和肺的活动空间增大,提高心脏血流量和血液的带氧能力。人体的血流量增强了,从脏腑细胞到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所获得的养分都得到了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都获得了增强,从而使人获得了健康,寿命自然也就得到了延长。这是我们一般人认识的关于“筋”的知识。不过,《易筋经》所说的筋,可不完全是这根韧带,《易筋经》总论中说:“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在过去,质疑中医的人会说:这只不过是古代中医家的噱头,凭空臆造而已。但如今,《易筋经》的这一说法却被国际医学界普遍认可。

年,德国神经生物学家RobertSchleip的一些新发现改变了人们对筋膜的认识,他通过解剖发现,与人体韧带相类似的组织,并非只有致密结缔性组织这一种,而是三种。为了学术称谓的统一化起见,他将这三种物质统称为“筋膜”,他们分别是:(1)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体部位、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临床常作的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2)中层筋膜指包裹肌肉的筋膜。(3)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包括脏器、肌肉和骨骼,大都包裹在筋膜之中。这一观点继而得到了解剖学的证实。而筋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限制和支撑各个组织器官,并提供相应的应力传导。当人体肌肉收缩时,就会拉动筋膜,并且使筋膜受力,并将这种力传到给其他相关的器官组织,从而协调身体各部分完成各种动作。由于人体的各种动作是多方位的,因此筋膜也会常常受到各种不同方向的力量的牵引和抻拉,对于筋膜不健康的人来说,就容易出现筋膜受伤,脏腑和骨骼失去筋膜的应力保护,而产生疾病。故此,锻炼筋膜,特别是提高人体筋膜的应力能力,也是西方健身运动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对照前面引述《易筋经》总论中关于筋膜的描述,读者可以发现,其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竟完全吻合。不仅如此,RobertSchleip还发现,筋膜的神经末梢具有自主性,也就是说,它可以不通过人体大脑发布命令,而自动起到保护的作用。例如为大家所熟知的“膝跳反射”,就是是通过刺激股四头肌肌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出现伸膝动作。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由于筋膜自主性防护能力被发现,西方正逐渐兴起人体筋膜锻炼法,有趣的是,西方正在流行的筋膜锻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按摩来刺激筋膜,一种是通过拉伸来增强筋膜的弹性。而这两种方法,也正是《易筋经》中所提倡的,一种是揉法,一种是十二大势抻筋法。现代医学与古老《易筋经》的不期而遇,打开了一个健康的新天地。然而,《易筋经》所说到的筋,仍不仅仅包括上述西医科学所证实的“筋膜”,它讲的是“经络”。尽管中国医学得经络学说被现代医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筋长一寸,延寿十年不等同于易筋经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