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易跑课堂如何掌握正确的跑姿
TUhjnbcbe - 2024/12/20 15:40:00

好的跑姿不仅能让你跑得更快,因为你的每一肌肉都充分发挥,也能让你跑得更远,因为你每一步都能更加省力。

好的跑姿也是避免受伤的要素之一,良好的跑姿能让身体成为一个天然的避震系统,不适当的跑步姿势会浪费你的能量并且容易造成损伤,如果得到即使是细微的纠正也许会让你的跑步更有效、更安全。

跑姿的正确性

对一个高水平的跑者来说,好好跑、健康跑,具体的需求是什么?以下四点对跑者的重要性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保证跑者姿势正确、成绩提升的关键。

高水平的神经肌肉协调性

精确的迈步时机(步幅/步频)

强健的肌肉力量

完善的肌力平衡

纵观跑步动作,是摆动→负重→推进→摆动的自然循环,这三个动作组成了一个闭链循环,缺一不可。

1、头部:视线正视前方,头部不要前探或后缩;

2、肩膀:肩部轻松垂放,不要怂着肩跑;

3、胸膛:挺起胸膛,身体正直,避免含着胸跑;

4、手臂:手肘弯曲成90度,遵循“前不露肘,后不露手”的原则,不要左右摇晃摆动;

5、双手:双手放松握拳,手指轻轻触碰到手掌即可;

6、躯干:脊背挺直,保持身体中轴稳定,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过大;

7、髋部:髋部、腰部不要扭动幅度太大,减少受伤几率和能量消耗;

8、膝盖:脚掌落地时膝关节要略微弯曲,减小骨骼间冲击;

9、脚踝:保持脚踝放松,尽量不要过分外翻或内翻,以免增加受伤风险;

10、脚掌:小步距,高步频,让体重迅速转移到着地的脚。

身体在正确的方向上移动:尽量避免两脚距离过宽、过窄或来回晃动身体

触地时间越短越好

跑步姿势怎么纠正?

从关键姿势启动前倾、到脚落下身体前进的一连串动作,大脑会向身体下达三个命令:一时允许下落,二是使身体从支撑的平衡状态向前移动,三是上抬支撑脚。前两个指令都是在潜意识(本能反应)中完成的,追求自然、让肌肉完全放松,而第三个“上抬支撑”是意识(理性选择)层面的动作,需要通过肌肉收缩完成。

技术要点

抬起腿的力量完全来自于大腿后群的肌肉;

定位好小腿和脚掌,要朝着臀部正下的位置移动;

不要考虑接下来腿落地这件事情,大脑会下达命令让腿自动完成;

确保股四头肌有良好的柔韧性。

技术分析

膝关节折起的角度越大,小腿越靠近臀部,阻力减小跑步时越省力;

膝关节折叠的角度越大,旋转半径会越短,折叠腿的角速度会变大,大腿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会变短,从而加快了腿向前迈步的速度;

在较高的配速下,向前的惯性比较大,同时较大的角速度可以获得较大的步幅(这个步幅和主动跨步获取的步幅有本质的区别。

(左)正确上拉姿势(右)错误上拉姿势

自我练习

原地提拉

原地快速提拉

脚跟着地好还是前足着地好?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给大家分析一下。

脚后跟着地的不足之处

美国哈佛大学骨骼生物学实验室,丹尼尔·利伯曼博士和他的团队利用力学影像学来分析前足着地与脚后跟着地的区别,实验证明前足着地对关节冲击力可以降低50%。此外,博士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指出赤足跑更健康

脚后跟接触地面时踝关节处于背屈位,此时踝关节处于锁死的状态,踝关节缓冲较差容易引起胫骨前侧疼痛、胫骨疲劳性损伤以及跟腱病。

脚后跟着地容易造成刹车制动,会减弱向前的速度惯性。

从脚接触地面的时间考虑,脚后跟接触地面要经过由脚后跟外侧至足底再至前足,接触时间越长支撑脚转换的速度越慢,那么支撑脚转换的时间也会变慢,从而难以维持高频。

前足着地视频

脚跟着地视频

脚后跟着地的优势

从动作的简易执行程度分析,脚后跟着地动作可以轻易完成,不需要任何学习即能掌握,而前足着地动作是一项技术动作,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锻炼学习。

前足对小腿肌肉的肌肉耐力要求很高,而脚后跟着地对肌肉耐力的要求相对要低。

着地姿势建议

如果你想通过跑步健身而跑量又不是很大的话,要注意自己的跑步姿势以降低关节损伤的机率。

如果你每月跑量很大、一年征战好几场马拉松、想刷新个人PB以及希望自己可以跑的更久的话,建议花时间学习前足着地技术。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跑课堂如何掌握正确的跑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