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点击上方蓝字“五味古法中医”→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治脾胃
首届全国名中医,81岁的毛德西毛老,行医60余年,博古纳今,总结出个只有三味药的小方,具有有效、简便、价廉、易传承的特点。到底毛老的治病妙法“三味方”是什么?其中最常用来调理脾胃的“三三九气汤”又能解决哪些困扰我们的脾胃疾病?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脾胃问题,毛老博古纳今,从众多古医书、名医家经验汇总而来的个“三味方”中,很大部分都是调理脾胃的,而其中毛老最常用的治疗脾胃病的方子就是“三三九气汤”,据说毛老看脾胃病时,90%以上的病人都会用到这个方子。
“三三九气汤”由三香、三芽、三花组成,这三个方子可以合用,也可根据症状单独应用。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到了夏季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再加上喜欢吃生冷之物,脾胃就容易收到伤害。
脾胃受损后,运化水湿功能变差,停聚到体内产生湿浊之气,出现下面脾胃不和、湿浊不化的症状。
脾胃不和、湿浊不化的症状
胃脘痞闷、口淡乏味、或口中有秽浊之气、肢体疲倦、肠鸣漉漉、舌白润腻。
而毛老治疗脾胃病的“三三九气汤”第一个三味方『三香』,主要是通过芳香化浊的作用来帮助我们祛除湿浊,恢复脾胃运转。
01毛老夏季最爱的烙菜坨
其中『三香』中最主要的是藿香,毛老夏季最爱用它来搭配面粉制作成菜坨蘸蒜汁吃,毛老强调大蒜汁不能少,可以防治夏季肠胃疾病,如肠胃炎症等。
烙菜坨用的是鲜藿香,鲜藿香还可煮面条吃。
而另外两味药是佩兰和砂仁,组成芳香三味饮,祛湿、醒脾、和胃。
02芳香三味饮
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8克
藿香与佩兰的芳香,可以化浊气,治疗口气秽浊,也就是口臭;砂仁芳香开胃、健脾止泻,还可预防海鲜过敏。这三味药不偏过寒也不偏过热,很适合调理脾胃,任何体质的人都能用。
一起沸水冲泡代茶饮,如果煎煮的话不要超过20分钟。
这里用的是干的藿香,如果有鲜藿香效果更好。
毛老针对肝胃气郁人群总结的“三三九气汤”第二个三味方『三花』,主要是通过花类散的作用来疏肝健脾、散湿消胀。
清代医家吴鞠通认为芳香可以醒脾、醒神、行气、疏肝、消郁,而且花散的作用胜于叶。『三花』对肝胃气郁所导致的一系列脾胃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
肝胃气郁的症状
脘腹胀满、痞闷胀痛、饮食积滞、大便秘结。
01芳香三花汤
白扁豆花15克、代代花10克、佛手花10克
白扁豆花是所有花中散的力量最强的,能散湿气、浊气、食气、痰气、瘀气;玳玳花开胃宽胸,佛手花疏肝开胃。三个花配到一起可以散湿、疏肝、健脾、消胀,女性脸上有褐斑的人也可以喝它祛斑。
一起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毛老提示大家:
鲜扁豆花>鲜扁豆皮>干扁豆皮>生扁豆
散的作用依次减弱。
肝胆之气也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而中医认为芽类具有疏解肝胆之气的作用。
肝胆气郁的症状
两胁胀满、胃脘不适、食欲不振、饮食无味、口黏秽气、甚或呕吐呃逆、反酸烧心。
01开胃三芽饮
生麦芽10克、稻芽10克、谷芽10克
生麦芽疏肝健脾开胃,谷芽是谷子的芽,偏于消食开胃,稻芽是水稻的芽,偏于清热开胃。谷芽偏温,稻芽偏凉,它们配合起来是中性,基本适合于大部分的人群调理脾胃食积湿气、肝气郁结。
一起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拓展阅读:毛德西教授治杂病的二十个“三味方”
毛德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从事中医内科工作50年,学验俱丰,临床善于“抓主症、选主方、用主药”。在选方用药方面,笔者有幸师从毛德西教授,侍诊其身,耳濡目染,受益良多。
今就毛德西教授治疗杂病“三味”方简析如下,以飨读者。
01
大*、附子、川楝子
(疝气化瘀汤)
此方取大*附子汤义,为相反形成之配伍;又参考《芷园医话》治疝方,罗云:“以附子、大*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即罗氏所用川楝子方),速收特效,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
毛老除用于疝气外,还将此“三味”用于盆腔炎、慢性结肠炎、睾丸炎、前列腺疾患等,凡见小腹坠胀,隐隐作痛,湿热互结者,每收疗效。
02
砂仁、*柏、甘草
(封髓丹)
此三味为古方封髓丹,是治疗梦遗早泄的良方。当代著名中医蒲辅周将此方用于口腔溃疡,效果良好。他说:“封髓丹乃补土伏火之剂,土虚则水中之阴火无所抑制,便上炎而发为口疮。”是方以砂仁醒脾培土,*柏清泄阴火,甘草和中清热。
毛老常加入肉桂、干姜、牛膝以引火归元,于平淡中取效。
03
浮小麦、霜桑叶、地骨皮
(清热止汗散)
毛老对于汗症,不论是气虚自汗,或是阴虚盗汗,都首选此三味,名曰“清热止汗散”。气虚自汗合用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合用二至丸加知母、*柏。若是产后大汗不止,则加入麻*根、炮附子,以温阳增卫气,固表止阴耗。
04
青蒿、白薇、银柴胡
(退热散)
此三味是毛老治疗低热经验方“青白退热散”之主药。青蒿以清解阴分热见长;白薇长于清肺热,也是退阴分虚热之要药;银柴胡清肝经虚热。
三味合用,以治夜热早凉、低热绵绵、舌苔不厚,脉象细数为应用指证。若舌苔厚腻,舌质红赤,可加升降散治之。
05
桂枝、茯苓、白术
(温阳化饮汤)
此三味有温阳健脾化饮的功效。取之于张仲景苓桂术甘汤和桂枝茯苓丸等方义。桂枝配茯苓,温阳化饮,加入白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
毛老常将此三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舌苔白润口不渴者,具有温化三焦水湿的功效。
06
橘核仁、橘叶、橘络
(通络散结散)
此三味均取之于橘,均以疏肝理气见长。橘核仁理气的作用大于橘叶;而橘叶“散阳明、厥阴经滞气”(《本草纲目拾遗》)为长,橘络作用缓和,善于舒理中焦气滞,有化痰湿之功。
三味合用,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散结消胀为目的,常用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或身体某处有囊肿及赘生物者。
07
白鲜皮、地肤子、徐长卿
(除风止痒剂)
毛老常将此三味用于皮肤瘙痒症。白鲜皮为清热燥湿止痒剂,地肤子为祛风除湿止痒剂,徐长卿为祛风止痛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三味协同,为治疗皮肤痘疹瘙痒之常用方。但在应用时,应在辨别证候性质的基础上,针对体质的偏颇,选用方药,然后加入除风止痒剂三味,其效更为显著。
08
熟地*、生麻*、白芥子
(补肾通络饮)
此三味为阳和汤的主药。熟地*补肾增髓,生麻*与白芥子辛温通络开窍,特别是搜细络之风痰,是其他药难于比配的。
毛老用此三味,以治疗下肢寒滞细络,肾髓不充,如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风湿病、足跟痛等,以下肢疼痛、麻木为主症者,熟地*用量可达30g,白芥子用量10~15g,生麻*用量5g为宜。
09
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
(三藤汤)
此三味皆可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善通一身之经络,络石藤善通一身之筋脉,海风藤善祛一身之风湿,三味合力,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除郁胀之效。
毛老用于风寒湿痹,症见腰膝酸软,关节肿胀,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三味还可煎煮外洗,以助药效。
10
绞股蓝、银杏叶、生山楂
(化瘀降脂饮)
绞股蓝在民间用于清热解*、凉血消炎,用来治疗痈疽肿*,肺痨咳血等,而近年来发现有降血脂、降血压、调节心律、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银杏叶亦有降血脂、降血压作用;生山楂活血降血脂功效明显。
三味合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有降血脂、降血压、化瘀之功,为民间常用验方。
11
大枣、小麦、珍珠母
(麦枣珍珠散)
此方取自经方“甘麦大枣汤”,以珍珠母代甘草,以增强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抑郁症,以及失眠、心悸等。大枣与小麦甘平,养心安神,但取效较慢,珍珠母对于心神不宁、惊悸不安者,具有平肝镇静作用,起效较快。如果说大枣、小麦以“养心”为主,那么珍珠母就是以“镇静”为主,两相配合,安神尤良。
12
大贝、玄参、生牡蛎
(消瘰散)
此三味为清代程钟龄之消瘰散,原方用于瘰疬,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效。毛老用其义,扩大用于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皮下囊肿、脂肪肝等。常加入夏枯草清热散结,天门冬滋阴软坚,生麦芽疏肝散结。
13
桉树叶、瞿麦、半枝莲
(泌尿三味饮)
此方是毛老学习马瑞亭先生经验方而得来。马先生发现桉树叶对于泌尿系感染有特殊效果,云“桉树叶有杀灭金*色葡萄球菌之功效”。
毛老配以瞿麦、半枝莲清热散结,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远比导赤散等方效果好。毛老云,这是前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应当认真学习、应用。
14
玫瑰花、灵芝、岷当归
(美容三味酒)
此三味为毛老常用的美容三味酒,常用量为玫瑰花15g,灵芝15g,岷当归15g,或加入丹参15g,茯苓25g。取*酒ml,浸泡15d(天)为宜。50ml/d(天),加热饮用。有润肤活血、美容祛斑、淡化湿浊的作用。
用于多例面色*褐者,一般在1个月左右见效。用红葡萄酒浸泡亦可,但不宜用白酒浸泡。
15
胎盘、贝母、地龙
(胎盘贝龙粉)
此三味为毛老治疗哮喘的经验方。胎盘粉30g,贝母30g,地龙15g。共研细末,每次取3g,温开水冲服,3次/d(天)。
痰热者,用浙贝母;痰湿者,用川贝母。痰盛者,可与鲜竹沥液同时服用。但有对地龙过敏者,请注意观察修正。
16
柴胡、升麻、枳实
(三味升压汤)
此三味为升发阳气之主药。李东垣常用柴胡、升麻升举阳气,而枳实为宽中下气之药,“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但从辨证角度看,只有浊气下降,清气才能升举,这就是有些人不明白枳实能升压的缘故。柴胡、升麻用量宜小,枳实量应大于升、柴。
17
白附子、白芥子、白僵蚕
(三白解语散)
古代医家治疗中风之语言蹇涩常取此三味,用以祛风邪、解痰郁、通络脉。如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的解语汤,白附子祛风通络,白芥子祛痰通络,白僵蚕散结通络,且三味均可通达细络,不但可以缓解语言蹇涩,还可以通络止痛,用于三叉神经痛、头风痛、牙痛等。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防过量伤气耗阴。
18
桃仁、红花、甘草
(桃红甘草饮)
此三味是毛老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方药,取自王清任会厌逐瘀汤。以活血化瘀、清热利咽为组方之义。
毛老指出,慢性咽炎必有“瘀”,不是一般清热解*所能为,对于常用抗生素或苦寒药的慢性咽炎者,可加入麦冬、天冬、桔梗、射干等,或加牛膝、肉桂引火归源,其效更佳。
19
川椒目、瓜蒌皮、白芥子
(椒目瓜芥散)
此方用于渗出性胸膜炎,以痰液白黏稀薄不成块,伴有胸痛者。川椒目辛温通络逐痰,瓜蒌皮宽胸利气,研究认为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白芥子利皮里膜外之水。
三味合力,可以入于细络利气搜痰,非一般化痰药可比。
20
夏枯草、谷精草、川芎
(清头散)
此三味以清头目,散结止痛为主功。夏枯草以清肝火、散郁结为主,是治疗头痛目赤之要药;谷精草“谷田余气所生”,以疏散头部风热,通痹止痛见长;川芎“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要药。
三味配伍,具有清头目、散郁结、除风热之功效,常用于肝经风热之头痛、目赤肿痛,起效较快。
本文摘自《世界中医药》,年8月第9卷第8期,作者张文宗,禄保平,指导毛德西
品牌传播
企业专访
投稿合作
请添加: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