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丛——cervicalplexus
组成: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和部分第5颈神经的前支相互交织而成。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份的深面(后缘中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
分支:
浅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
?枕小神经C2
?耳大神经C2、C3
?颈横神经C2、C3
?锁骨上神经C3、C42-4支
深支——?膈神经C3-5
交通支——
颈丛的分支
颈丛的分支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亦称为颈丛皮支。
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位置表浅,散开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主要的浅支有:
1.枕小神经lesseroccipitalnerve(C2)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greatauricularnerve(C2、3)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至耳廓及其附近的皮肤。
3.颈横神经transversenerveofneck(C2、3)横过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分布于颈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nerves(C3、4)有2~4支行向外下方,分布于颈侧部、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
颈丛深支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5.膈神经phrenicnerve(C3—5)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一般认为,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尚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等。膈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同侧的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6.副膈神经accessoryphrenicnerve多见于一侧,起自第5~6颈神经的前支,在锁骨下静脉的后侧加入膈神经。
解剖学特点
颈2~颈4脊神经根的前支除发出分支参与组成颈袢和膈神经外,尚有支配斜角肌群及肩胛提肌等的运动支。颈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分出的前支,本干(发出分支形成颈丛以前)的平均长度约为12.28±3.01mm,向外穿前、中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起始部,浅出至胸锁乳突肌深面,分支形成颈丛。颈2、颈3及颈4脊神经发出的运动支又分浅深两部分。浅支走行于中斜角肌及肩胛提肌浅面;深支为肌间束,走行于中斜角肌肌纤维之间,穿出后进入肩胛提肌。颈2脊神经位置较高,出椎间孔后分支早,其运动支细小,向外下走行,就近分布于前、中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起始部,数目不固定,不易测量记录;颈3和颈4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出的前支走向外下,分别至甲状软骨上缘及中点水平开始分支,分支形成颈丛,其深部运动支穿中斜角肌后分数支进入后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肌间束不作测量计录)。浅部运动支相对粗大且恒定,分别越过中斜角肌上1/3下部及中1/3上部的浅面行向外下,到达并止于肩胛提肌的中1/3的上、下端浅面。有时颈3和(或)颈4脊神经尚会出现第2条支配肩胛提肌的浅部运动支。
皮支①枕小神经(颈2或颈3),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枕部及耳郭背面上1/3的皮肤。②耳大神经(颈2~3),斜越胸锁乳突肌的浅面上升,分布于耳郭背面及腮腺区的皮肤。③颈横神经(颈2~3),横越胸锁乳突肌的浅面,至该肌的前缘分为上下两支。上支与面神经的颈支吻合(合并),分布于颈前部上分的皮肤;下支分布于颈前部下分的皮肤,最远可达胸骨区。④锁骨上神经(颈3~4),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下降,分为内、中、外三组分支,越过锁骨分布于第二肋水平面以上的胸前壁和肩部的皮肤。皮支都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深筋膜,故颈部皮肤的阻滞麻醉常在此点进行。
肌支发出膈神经、颈部深层肌支和颈神经降支,支配膈肌、颈长肌和前、中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
臂丛臂丛神经阻滞:根→干→股→束→支
臂丛(brachialplexus)
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经斜角肌间隙走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的支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带肌、背浅部肌(斜方肌除外)以及臂,前臂、手的肌、关节、骨和皮肤。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先合成上、中、下三个干,每个干在锁骨上方或后方又分为前、后两股,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自成内侧束,三干后股汇合成后束。三束分别从内、外、后三面包围腋动脉。
臂丛在锁骨中点后方比较集中,位置浅表,容易摸到,常作为臂丛阻滞麻醉的部位。
臂丛的分支可依据其发出的局部位置分为锁骨上,下两部。
锁骨上部分支是一些短的肌支,发自臂丛的根和干,分布于颈深肌,背浅肌(斜方肌除外),部分胸上肢肌及上肢带肌等。
1、胸长神经(longthoracicnerve)(C5~C7):起自神经根,经臂丛后方进入腋窝,沿前锯肌表面伴随胸外侧动脉下降,支配此肌。损伤此神经可导致前锯肌瘫痪,出现“翼状肩”。
2、肩胛背神经(dorsalscapularnerve)(C4,C5):自相应脊神经根发出后,穿中斜角肌向后越过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和脊柱之间伴肩胛背动脉下行,分布至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3、肩胛上神经(suprascapularnerve)(C5,C6):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肩胛上动脉一起绕肩胛冈外侧缘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
锁骨下部分支发自臂丛的三个束,多为长支,分肌支和皮支,分布于肩、胸、臂、前臂和手的肌与皮肤。
1、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nerve)(C5~7)发自后束,沿肩胛下肌前面下降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2、胸内侧神经(medialpectoralnerve)(C8,T1)起自内侧束,穿过腋静脉和腋动脉之间弯曲前行,后与胸外侧神经的一支汇合,从深面进入并支配胸小肌,部分纤维穿过胸小肌支配胸大肌。
3、胸外侧神经(lateralpectoralnerve)(C5~C7):起自臂丛外侧束,跨过腋动静脉的前方,穿过锁胸筋膜后行于胸大肌深面,分布并支配该肌。
4、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nerve)(C6~8):起自后束,循肩胛骨外侧缘伴肩胛下血管下降,支配背阔肌。在乳癌根治术中,清除腋淋巴结群时,应注意勿损伤此神经。
5、腋神经(axillarynerve)(C5、6):在腋窝发自臂丛后束,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方。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臂外侧上皮神经)由三角肌后缘穿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的皮肤。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或腋杖的压迫,都可能损伤腋神经而导致三角肌瘫痪,臂不能外展,三角肌区皮肤感觉丧失。由于三角肌萎缩,肩部骨突耸起,失去圆隆的外观。
6、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nerve)(C5~7):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间下降,发出肌支支配这三块肌。其终支(皮支)在肘关节稍下方穿出深筋膜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
7、正中神经
8、尺神经
9、桡神经
10、臂内侧皮神经
11、前臂内侧皮神经
腰丛
脊神经前支分布支配腰部肌肉和皮肤以及生殖功能的神经丛。
组成: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位于腰大肌的肌质内,在腰椎横突之前。腰丛除就近发出分支支配腰方肌和髂腰肌之外,还发出下列分支布于股的前部和内侧部,以及腹股沟区。①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②股神经;③闭孔神经;④生殖股神经;⑤股外侧皮神经。
解剖学特点髂腹下神经:
起于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从腰大肌上部外侧缘穿出,斜经肾下部的背侧,在腰方肌腹侧,髂嵴上方,穿腹横肌腱膜,经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之间,分为前皮支(腹下支)和外侧皮支(髂支)。
前皮支:经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斜向前下方,在髂前上棘内侧约2厘米处,穿出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的下侧行向内下,约在腹股沟管皮下环的上侧3厘米处,穿出腹外斜肌腱膜,支配耻骨区的皮肤。
外侧皮支:在髂嵴前、中1/3交界处的上侧,于第12胸神经外侧皮支的后侧,穿过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下行至浅筋膜层,分布于臀前部的皮肤。
髂腹股沟神经:
含有第1腰神经的纤维,第12胸神经的纤维也加入其中。此神经在腰大肌外侧缘,沿腰方肌前面,肾的后面,继经髂肌前面走行,穿过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入腹股沟管。沿精索的外下侧下降,穿出该管皮下环至浅筋膜,分布于大腿上部内侧的皮肤。并发支分布于阴茎根部和阴囊(女性为阴唇)的皮肤,称阴囊前神经(女性称阴唇前神经)。其肌支,分布在髂腹股沟神经所经过的腹壁肌,并支配它们。
股神经:
股神经(腰2~4),是腰丛的最大分支,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发支至该肌。伴随同腰大肌。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进入股部,随即分为数支。
(1)肌支,股神经是大腿前群肌的运动神经,从腹股沟韧带中点后方出现之后,立即分支,其肌支进入并支配缝匠肌、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中间肌神经又发支到膝关节肌;另有支至耻骨肌;肌支发出细小的关节支进入髋关节及膝关节。
(2)前皮支,常有二支,在大腿上、中1/3交界附近,分别在缝匠肌内侧,穿过缝匠肌(支配该肌)至阔筋膜深面,继而穿过阔筋膜,分布于大腿前面中、下部的皮肤,有分支行向下直达膝关节附近,并有支至隐神经髌下支,参与髌神经丛。
隐神经(腰3~4),属皮支,为股神经最长的终支,伴股动脉下行入收肌管,在管的下段伴膝降动脉的分支穿过收肌腱膜,然后在缝匠肌后方沿膝关节内侧直向下行,在胫骨粗隆内侧自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浅出皮下,继沿大隐静脉循胫骨内侧缘下降达足内侧缘中分,沿途发支分布于皮肤。隐神经出收肌管后发出髌下支。髌下支在膝前分别与大腿内外侧和中间的皮神经以及一些隐神经的短支相连,共同组成髌丛。
变异:股神经由腰1~4组成者为常见型,约为67.9%,有时,在股神经与闭孔神经之间发出一额外支,名为副股神经,位于腰大(小)肌与髂腰筋膜之间,入股后,亦分布于股神经的分布区(5.6%)。
闭孔神经:
闭孔神经(腰2~4)是腰丛的支,自腰大肌内侧缘穿出,下降入盆,至髂总动脉后方,继行于闭孔内肌浅面,与闭孔血管伴行,穿过闭膜管进入股部,分为前后二支(见“骶丛与尾丛”条图)。①前支:发出关节支至髋关节;另发肌支至闭孔外肌、长收肌和股薄肌,并常有分支至耻骨肌和短收肌。前支的终支是皮神经,行于长收肌与股薄肌之间,浅出后分布于大腿内侧下1/3的皮肤。②后支:穿过并支配闭孔外肌,继分支分布于大收肌的一部分和短收肌。神经继续下行至膝关节,此支常与隐神经有交通。
变异:有些闭孔神经的纤维,未进入盆部,而是伴随髂外血管,经过腹股沟韧带深面至耻骨肌,这些纤维组成副闭孔神经。在中国人的出现率约为2.9%。
生殖股神经:
大部分纤维来自第2腰神经,小部分来自第1腰神经。穿过腰大肌,沿其前面下行。在髂总动脉外侧,输尿管后侧分为二支:
1.股支—即腰腹股沟神经,沿髂外动脉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侧,在股血管鞘内,循股动脉外侧至股部;至腹股沟韧带稍下方,穿股血管鞘前壁和阔筋膜或从卵圆窝穿出,成为皮神经,分布于股三角皮肤。
2.生殖支一即精索外神经,在髂外动脉外侧下行,发分支达腰大肌。本干下行,经腹股沟管腹环,绕腹壁下动脉外侧,进入腹股沟管。男性者同精索伴行(女性者同子宫圆韧带伴行),支配睾提肌;并分支至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腰2-3)由腰大肌外缘穿出,沿髂肌表面行向外下,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在缝匠肌之前或之后,或穿过该肌上部,分为前后2支,后支在髂前上棘下5cm穿出阔筋膜,分布于大腿前外侧皮肤。在施行髋关节手术作前外侧切口时,注意勿损伤之。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穿过腹股沟韧带外侧端两层之间的一个狭窄性裂隙——外侧皮神经骨纤维管。此管入口长宽径均大于出口长宽径。出口距髂前上棘较近,周围结构致密,这些因素可能是股外侧皮神经在骨纤维管出口,亦即穿出大腿阔筋膜处容易遭受卡压的原因。另外,髂腰肌、腹壁3层扁肌坚强程度以及腹股沟韧带外侧端形成骨纤维管的二层腱膜的厚薄情况与股外侧皮神经是否遭受卡压也有一定关系。
骶丛(sacralPlexus)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骶丛除直接发出许多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外,还发出以下分支。
组成
骶丛sacralPlexus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位置: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主要分支
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
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superiorglutealnerve(L4、5,S1)伴臀上动、静脉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行于臀中、小肌间,支配臀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
臀下神经inferiorglutealnerve(L5、S1,S1、2)伴臀下动、静脉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达臀大肌深面,支配臀大肌。
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pudendalnerve(S2~4)伴阴部内动、静脉出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向前分支分布于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
肛神经
肛(直肠下)神经analnerves分布于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部的皮肤。
会阴神经
会阴神经perinealnerves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
阴茎背神经
阴茎(阴蒂)背神经perinealnerveofpenis(clitoris)走在阴茎(阴蒂)的背侧,主要分布于阴茎(阴蒂)的皮肤。
股后皮神经
股后皮神经posteriorfemoralcutaneousnerve(S1~3)出梨状肌下孔,至臀大肌下缘浅出,主要分布于股后部和月国窝的皮肤。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sciaticnerve(L4、5,S1~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之间至股后,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股后部发出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自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中点到股骨内、外髁之间中点的连线的上2/3段为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常在此投影线上出现压痛。坐骨神经的变异主要有:①分支平面差异较大,有的分支平面很高,甚至在盆腔内就分为二支。②与梨状肌的关系多变,根据国人统计资料,坐骨神经以单干出梨状肌下孔者占66.3%。而以单干穿梨状肌或以两根夹持梨状肌,一支出梨状肌下孔,另一支穿梨状肌等变异型者占33.7%。
胫神经
胫神经tibialnerve(L4、5,S1~3):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在腘窝内与腘血管伴行,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过内踝后方,在屈肌支持带深面分为足底内侧神经medialplantarnerve和足底外侧神经lateralplantarnerve二终支入足底。足底内侧神经,经拇展肌深面,至趾短屈肌内侧前行,分布于足底肌内侧群及足底内侧和内侧三个半趾跖面皮肤。足底外侧神经,经拇展肌及bnb趾短屈肌深面,至足底外侧向前,分布于足底肌中间群和外侧群,以及足底外侧和外侧一个半趾跖面皮肤。胫神经在腘窝及小腿还发出肌支支配小腿肌后群。胫神经发出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在小腿下部与腓肠外侧皮神经(发自腓总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经外踝后方弓形向前,分布于足背和小趾外侧缘的皮肤。
胫神经损伤的主要运动障碍是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足尖站立。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过度牵拉,致使足呈背屈及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感觉障碍区主要在足底面。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