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胸不是怀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

?“北京有个颐和园,但“颐和”是什么意思?颐和从小处说就是吃得合适,从大处说就是颐养和气,不偏激、不走极端。下巴和两侧的腮帮子都是颐。颐指气使中的颐,就是努着下巴指派人,不动手、不动嘴,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以上,是厚朴中医堂堂主徐文兵先生所著《知己》一书的节选。

这是一本中医入门读物。书中引经据典、鞭辟入里、生动有趣,带领我们从头到脚,由内到外地了解我们的身体,学会“知己”。

以下,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呈现书中叙述。目录身和体是两码事元是零,首是一颜色不是脸色额是天庭,颐是地阁七窍和长寿牙齿和婴儿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向后弯脖子是曲项,向前弯脖子是曲颈肩周炎,病根在生殖系统腋下无汗,心气不通胸宽豁达,胸窄敏感乳腺癌,情欲不遂、忧愁暗恨郁结所致心口窝和护心境前是胸,后是背,两侧是胁胸不是怀肚脐影响气血运行臀和股膝关节调养,从肝肾入手所有关节都是气血供应不足的地方多喝水是个谬论身和体是两码事身是躯干,体是分支。身是本,体是末。搞清楚“身体”,事关生死。《*帝内经》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气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而到了五十岁,年过半百,就会出现动作皆衰的现象,就是老百姓说的“人老先老腿”。“强身健体”一词的顺序很重要,先有强健的身躯,才会有强健的肢体。健体容易,因为四肢肌肉受意识控制。所以,健体容易;内脏不受意识支配。所以,健身不易。中医的气功静坐、站桩、气功和印度瑜伽等修炼方法,解决的就是“健身”问题,当然也涵盖健体和更高级的修心问题。但是现在的人们似乎本末倒置了,为了“健体”达到肌肉发达的目的,不惜伤身。完全不管不看自己的年龄和体质,更不知道自己肢体的萎弱是内在“身躯”的不足,不是去充盈躯干的气血,而是强迫气血流向四肢,“心脏不骤停才怪”。健身很难,要求的条件很多。首先要调整呼吸。呼吸之间会有停顿,这个停顿就是“息”。这个息出不来,人就永远不会得到休息;这个息越长,人的气血就越充盈旺盛,能量释放出来后行为做事,人才有出息。其次要调心。放弃后天的强迫意识,回归自然本能状态,让自心做主,元神出现,以恢复代偿和自愈功能。再次要四肢不动,或者做特定姿势,柔和缓慢地运动,以符合或诱发内心的活动。元是零,首是一“元”和“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元指被头颅包裹在内的脑髓、脑浆;首指头颅、头面、头发、头脸。元是零,首是一。首是象形字,从巛从自,按金文的字形,上指头发,下指眼睛,合起来指头面、头颅。古人束发留须,源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的孝道。头发于人的意义不亚于头颅,中医有“发为血之余”的理论,情人之间互赠信物,几缕青丝包在香囊之中,包含无限情意。佛教入本土,剃度出家,斩去“三千烦恼丝”,断绝世俗亲缘关系也在一念之中。元通玄,与虚无同义。道家和中医讲“无中生有”,“无”指无形,以物质以外的形式存在。“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每个人生来都秉承父母遗传的精气神,这被称为元精、元气和元神,元也被称为先天。颜色不是脸色颜是面的一部分,特指两眉、两眼中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颜,眉目之间也。”人活脸面树活皮,多数人认为颜面就是脸面。颜面尽失、颜面扫地都是指丢了面子。其实人们在这里说的只是“面”,没“颜”什么事儿。颜色不是脸色,而是特指印堂的光彩和色泽。中医看病诊断讲究望、闻、问、切,望诊首先就是要查看颜色。印堂发亮被认为踩到点儿上走好运,印堂发暗则被认为要走霉运,甚至会有血光牢狱之灾。在中医里,印堂和山根穴都是督脉所过,是经外奇穴。督脉属阳主温热,属于奇经八脉,运行元气,发源于小腹丹田,出会阴过肛门沿尾椎直上颠顶百会,然后下行到印堂、山根、鼻梁,过人中止于上牙龈中间。颜(印堂、山根)被人体最热的督脉经过,又被次热的足太阳膀胱经包裹,正常健康的人当然应该是发光、发亮的。“如果颜色灰暗、晦暗,甚至出现黑斑、暗点,那一定是督脉或膀胱经出现了不够热(阳虚)或过冷(阴实)的问题”。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势必影响心理和情绪,身心有问题势必影响工作和生活,所谓倒霉不走运也是顺理成章的。面色和颜色发黑、发暗的患者,请中医针刺印堂穴后,一到两周后可以看到印堂和眉毛下的皮肤颜色开始变白变亮。这就是中医说的“阳气来复,由此转运”。道家修行把印堂作为上丹田,功夫修炼到一定程度可以凝神出窍,紧闭双眼却可以通过印堂感知外界,此为出神。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马王爷都有这个本事。古今中外,很多人都习惯在印堂上点些颜色,印度人自不必说,中国人“对镜贴花*”贴的也是这个地方。小孩子受到惊吓后,惊啼哭闹不能安卧,也可以在这里涂点儿朱砂,给那些作祟的*怪一点“颜色”瞧瞧。颜是面的一部分,面则覆盖很广,全面、正面、侧面、上面、下面、反面都离不开这个“面”。面的最上方是“额”。按照中医经络理论,前额被足阳明胃经从两侧向中心覆盖,前额正中也就是印堂向上的地方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平时自觉前额痛,干呕吐涎沫,前额发黑、发暗,甚至出现斑点,一般诊断为胃寒。前额如果出现横纹,多是慢性胃病,气虚血弱,不能充盈肌肤,往往留下沟回。青少年时期就伤了脾胃的人,往往很早就出现前额皱纹,显得早熟。前额正中出现竖条皱纹,与习惯性皱眉、蹙眉有关,深入研究的话,会发现是膀胱、前列腺和子宫出现问题的前兆,一般提示中年人长期习惯性憋尿、男性前列腺增生肥大、女性子宫肌瘤。古代的孩子一般多蓄刘海,盖在脑门上如同搭个凉棚,起到阴阳平衡的作用。所谓“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脸也是面最大的一部分,它的肌肉、血管、神经最丰富。按照中医经络理论,脸主要被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覆盖。足阳明胃经起于瞳孔正下方的眼眶,下行过嘴角到腮帮子,反折沿脸颊上行直到前额;手太阳小肠经从脖子上来,经过颧骨止于耳前。中医认为心和小肠相表里,这就决定了脸是胃口和心情的外在表现。中医认为面子是由里子决定的。六腑(胃、小肠、大肠、胆、三焦、膀胱)功能的衰退是导致脸面颜色、光泽衰退的主要原因,所以真正的美容,应该是增强胃肠蠕动和消化排泄,抽筋、拉皮、打羊胎素、打肉*素都是治标不治本。人活脸面树活皮,调理好身心健康就会有张好脸,别人才会给你面子。督脉图额是天庭,颐是地阁北京有个颐和园,但“颐和”是什么意思?“颐和”从小处说就是吃得合适,从大处说就是颐养和气,不偏激、不走极端。下巴和两侧的腮帮子都是“颐”。颐指气使中的“颐”,就是努着下巴指派人,不动手、不动嘴,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相术把额看作天庭,那么颐就是地阁。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所谓福相、贵相就是额头要前凸,下巴要方正,腮帮子要鼓。《西游记》中有个人物,但见他“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说的就是大肚弥勒佛。大快朵颐在北京土话里叫“甩开腮帮子吃”。“朵”指咀嚼,《周易·颐卦》中说“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形容人大口吃得痛快。身体健康的人一般喜欢吃筋道、有嚼头的食物,不然感觉有劲儿没处使;身体虚弱特别是有胃病的人,咬嚼一会儿就腮帮子发酸,所以只能吃烂软的食物。七窍和长寿七窍就是头面部的七个窟窿眼儿,双眼、双鼻孔、双耳和嘴巴。古人把头面七窍加前后二阴称为九窍。女人还多了产道,总共十窍。人们常用七窍的状态来描述人的精神状态,聪明两个字指的就是双耳、双眼的功能状态好,代指人的精神状态好。俗话说的,人到老了“耳不聋眼不花”也是如此。开通七窍来感知和接纳外界的能量、信息、物质是为了后天的生存,如果衣食饱暖、安危生存无忧,那人就没必要消耗太多的精气神用在七窍上,就可以尽可能地闭户塞牖,关闭视听,眼不见、耳不听、口不食。唯一不能了断的是呼吸,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调节,使呼吸变得绵长悠远,呼和吸之间的停顿加长,进入所谓“胎息”的状态。这时候就有可能进入恍惚幽眇的浑沌状态,出神入化。人们被欲望驱使、环境鼓噪,不停奔波忙碌、拼命的情况,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整天盯着手机、电脑看的人,是不是已经视力下降或眼花了?整天塞着耳机听音乐的人,是不是开始耳鸣或听力下降了?整天自称吃货,不停地往嘴里塞各种美食的人,是不是血糖、血脂和尿酸都高了?整天呼吸肮脏、污浊空气的人,是不是肺里长出结节了?想长寿,就要做减法,少看、少听、少吃、多息。最简单的就是闭目养神。牙齿和婴儿牙和齿是有区别的。中文是象形文字,牙象征前面的门牙和犬牙,齿代表臼齿。牙的作用是切碎、撕裂食物,而齿的作用是用来研磨。牙齿合起来完成了咀嚼功能。对于婴儿来说,咀嚼与吞咽能力是需要学习的。6~12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发展咀嚼与吞咽的关键期,如果没有练习,到了1岁以后他们就会拒绝尝试。即使孩子肯吃,有时也会马上吐掉,造成喂食上的困难。现在临床上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孩子的个别或全部的乳牙都烂掉了,去看牙医,牙医只能建议等大了换恒牙,而根本不关心这是孩子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出了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富裕家庭的营养不良病。据作者的临床经验,幼儿乳牙糜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二是消化不良和胃酸反流。这种孩子睡觉时容易折腾,在床上翻滚打把势,趴着睡觉,手脚心发烧,也容易嘴巴臭有口气,经常会出现嗓子疼和扁桃体肿大,脾气也不好,容易烦躁没有耐心。还有就是孩子乳牙到时不脱落,或者脱落以后不长新牙。有的人甚至会终身不换恒牙,带着奶牙长到中年。儿童不换牙和乳牙糜烂的原因及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营养过剩导致的营养不良。中医理论认为,人是天然被设计、制造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一个系统过度亢盛会削弱另外一个系统的功能。所谓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而脾胃属土,如果饮食过度、营养过剩就会导致脾胃实热,克伐肾水,肾精不足,就无力支撑牙齿的生长发育。所以碰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应及时带儿童去看中医,调整饮食习惯,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忌口饮料、牛奶、水果。先服用帮助消化的中药,再吃补肾壮骨的中药,这样就能及时帮助孩子长出新牙。喉主天气,咽主地气老话说的“食不言寝不语”。这么苦口婆心的说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怕咽喉紊乱不分,把食物或水浆呛到气管里。咽和喉是两个概念,咽通食道,喉通气管。《*帝内经》的《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咽与喉相连而有别。咽在后,下连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下通气道,连于肺脏,属肺之系。《灵枢·忧恚无言》篇中说:“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咽喉的实际含义偏向喉。人可以几天或十几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呼吸是分分钟钟要命的事。所以,扼住命运的咽喉多是指喉咙。中医称扁桃体为乳娥、喉核。中医认为,扁桃体出现红肿、疼痛、化脓是人体正气抵御外邪而产生的热*,是身体的正常预警,所以治疗上要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用清热解*、化痰散结的中药,比如金银花、连翘、桔梗、玄参等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是慢性咽炎,这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不是正邪交争所致,而是内在阴血不足。咽喉为经脉循行之要冲,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经脉或直接抵达咽喉,或于咽喉旁经过。中医一般用养血、滋阴、润燥的方药,比如麦味地*丸、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此外,通过针刺内脚踝正下方的骨缝照海穴,也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疼痛。喉咙是人体的发声器官,喉像个小匣子装着两条发声的音弦——声带。咽主管吞咽食物,喉主呼吸、发声。咙与喉同意,指气管的开端,比如水龙头便有此意。喉咙主要的构造是喉结,基督教徒称之为“亚当的苹果”,说是人类祖先在伊甸园偷吃禁果,一块苹果卡在喉头就成了喉结。这种说法影响深远,给人造成只有男人有喉结而女人没有的印象。其实不然,男女都有喉结。胎儿在2个月时,喉软骨开始发育,出生后的5~6年里每年都在生长,但到了7岁或青春期,喉软骨基本停止生长。中医对喉结的认识离不开经络和脏腑,喉结是任脉和冲脉循行经过之处。任脉和冲脉都起于丹田,由先天肾精化生。冲脉和任脉气血不足会直接影响喉结发育,气血充盈,下面肾精封固不漏,男生就会长出喉结和胡须;反之,就会出现胡须稀少、喉结不长、声音不变的问题。针对男生的治疗需要先补肾、堵漏洞,再增益、充实肾精。民国时期唱京剧的名家都有一套自己养护嗓子的方法和秘诀。比如众人熟知的不吃辛辣,不嗜烟酒、睡前嚼梨片、平时喝胖大海等。但就是这也不能保证演员不会在演出当天突然失声。突发喑哑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加上内有积食、急火攻心。一般每个京剧名角都有个信得过的中医大夫,这时候救场如救火,医生赶来诊断检查后,一般予以疏风散寒清热的中药散剂或汤剂口服,通利咽喉,内容药物一般是蝉蜕、薄荷、木蝴蝶、白僵蚕等。有时候还需要进行针刺治疗,一般选取手腕上心经的通里穴或脚背上肝经的太冲穴,也有选取脖子上的风池、风府、天容、扶突、天突等穴位的。这是真刀真枪、检验功夫的时候,中医的喉科专家一般都能手到病除,保证京剧名角当晚登台演出亮嗓,给付医家的诊费也不菲,结局是皆大欢喜。比起急性失声而言,慢性的声音嘶哑更令人痛苦,因为它是登台讲课的老师、歌手和播音主持人的职业病。比较严重的就是声带出现问题,有的长出息肉,有的长出结节,有的长出肿瘤,甚至患恶性肿瘤,也就是喉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慢性的声音嘶哑确实是烟酒嗓,过量的无节制吸烟和饮酒对声带刺激影响很大。中医看到的是吸烟、喝酒背后的东西,其实是无节制的昼夜颠倒的作息和压抑痛苦的心情。毕竟言为心声,内心的压抑、纠结,以及捏着嗓子说话和言不由衷的表达是声带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向后弯脖子是曲项,向前弯脖子是曲颈脖子前面是颈,后面是项。向后弯脖子是曲项,向前弯脖子是曲颈。“向天歌”是嘴向上、向后弯脖子,当然就是“曲项向天歌”了。正常人的颈椎有个天然的生理弯曲,而且是向后弯的。这是人类进化的自然结果,至少说明人是经常仰面朝天,仰望星空的。自然界中,好像只有猪的脖子是直直的,而猪是从来不看天的。有了这个生理弯曲,人的颈椎像弹簧一样有弹性可压缩,才能更好地支撑头颅,保持前后左右的旋转活动。软组织附着于颈椎成长发育,肌肉在发力时保持紧绷,松懈时保持柔软,骨正筋柔,气血周流。为什么要区分颈项呢?两者除了位置不同,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也不同。脖子上连头颅,下接胸腔、脊柱,中间靠七节颈椎支撑;颈椎中间是脊髓,外边被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肌肉包裹。很多人喜欢啃鸡脖、鸭脖,原因是它们的脖子经常活动,是活肉,比僵死的肉更鲜嫩、更美味。相比而言,颈比项更重要。颈的正中是人的食管和气管,锁喉、割喉、断喉说的都是颈部;正中两侧就是颈动脉,中医把它叫作人迎。在诊断中要和手腕桡动脉相互比较参照,以判断身体状况。“交颈而眠”指两人面对面相拥,不仅敞开胸怀,而且把最致命的部位暴露给对方。“刎颈之交”其实就是交心换命的生死之交。冷兵器时代自杀的方式多是自刎,一般都是反向执刀划向一侧的颈动脉,身体因本能的疼痛,手臂向外撒开,导致切向脖子的力量加大,刀刃切得更深,快速了结。肩周炎的病根在生殖系统肩膀是躯干和上肢的接合部,内在是肩胛骨、锁骨和肱骨互相咬合形成的6个关节,关节被韧带和肌腱连接、固定,外面包裹着肌肉血管和神经。确切地说,肩和膀是两个概念,肩平膀圆。肩由躯干上方的锁骨和肩胛骨的上端搭建,上面覆盖着斜方肌,上连后项,下连脊柱和上背肩胛骨。膀指上肢肱骨和外侧覆盖的三角肌。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运动。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证了它的灵活性,但它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稍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说到肩膀就不能不说肩周炎,此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人群,又被称为“五十肩”,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中医有整体观,从来不认为肩膀疼就只是肩膀的事情。可以粗略地说,肩周炎是由风寒凝滞、气血瘀阻造成的。具体来讲,50岁这个年龄是女人闭经、男人性功能衰弱的阶段。人到中年,以前透支精血,积攒的病邪在身体阳气不足的情况下统一爆发。临床上我们观察到,肩周炎患者不论男女,其小腹往往冰凉而坚硬,按揉或点压小腹时,即可诱发或加重其肩周疼痛,有的患者会感觉到肩膀发酸、冒凉气,可见肩周炎的病根还是在生殖系统上。中医治疗肩周炎首先通过针刺、艾灸和按摩的方法,松解肩周局部的组织粘连,暂时缓解疼痛。对肩膀剧痛不让触摸的患者,可以针刺肩膀对侧小腿足阳明胃经的条口穴,达到快速止痛的目的。想根治肩周炎,还是要服用补肾壮阳、活血化瘀的药物。小肚子变得温暖柔软了,肩膀才能不疼,变得灵活自如。腋下无汗,心气不通我们知道,想让人发笑就去挠胳肢窝。其实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健康的人或心气足的人会发笑,尤其是健康的孩子,浑身都是痒痒肉,稍微触碰就“咯、咯、咯”笑个不停。心气虚或邪气扰心的人,被人挠胳肢窝时,产生的是痛苦和厌恶。传说,中世纪欧洲有一种刑罚就是久久地挠人胳肢窝,直到把人折磨死为止。腋窝俗称“胳肢窝”,是身和体的接合部之一,连接胸腔和上肢。肩关节由锁骨、肩胛骨、肋骨和上臂的肱骨合围,与肌肉和筋腱共同搭建了这么一个小窝,让软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皮毛受到庇护,得以窝据。20世纪80年代出现气功热的时候,社会上有很多气功骗子。有人声称自己可以用意念控制自己的血压,其骗术的奥秘就在于腋窝夹着一个皮球,夹紧胳膊的时候,皮球压迫腋动脉,造成供血障碍,使得中肘窝检测的血压升高。放松胳膊的时候,皮球不再压迫腋动脉,血压回归正常。中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腋窝,把腋动脉的搏动点称为极泉穴。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第一个穴位,按压并弹拨极泉穴时,如果酥麻酸胀的感觉能够传导到手掌小指的末端,那就说明心经是通畅的。反之,如果点按极泉穴时,产生剧痛的感觉,那就说明腋窝已经窝藏了邪气,人的心情和心神被干扰,会推断出人的情绪、情感和睡眠都出现了问题。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主喜乐。心气足了,人会自然而然地高兴,为人处世都很阳光、正面。心气虚了,就会丧失欲望、兴趣和好奇心,干什么都没心气、没劲。如果邪气乘虚而入,那人就会产生消极厌世、自卑、愧疚和自杀的情绪。腋窝本来是对外开放的,因为腋窝有丰富的汗腺。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出汗本身就是身体排*的一种方式。腋下无汗的人,一半是精血枯竭,另一半是心气不通畅。胸宽豁达,胸窄敏感精气神是中医的基本概念。精泛指有形的物质,是构成血肉之躯的基础。最宝贵的是藏在骨子里的精髓,包括被头颅包裹的脑髓,被颈椎、胸椎、尾椎包裹的脊髓,被骨头包裹的骨髓,还有牙髓(中医认为牙为骨之余)。其次就是被骨头半包裹起来的五藏:肝、心、脾、肺、肾。“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所谓骨头半包裹的部位就是指胸膛。中医认为身心不二,性格、情绪的物质基础都是肉身,胸廓宽的人多性情豁达开朗,善于交际,精力充沛;胸廓极窄的人细腻、敏感、多疑,容易受伤害,但是有艺术天赋。胸廓的宽窄主要来自先天遗传,后天难以改变,最好是知天达命,顺应身体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当然,在少年儿童时,让男孩子多做俯卧撑和双杠的支撑动作,有利于扩展胸襟,提高胸腔的容量。胸膛的正中,两乳头中间,约第4肋和第5肋间的地方有一个重要的穴位——膻中。所谓“人活一口气”,膻中就是这口气的汇聚之处。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过于亢进或过于压抑,最终往往蓄积在膻中。人一旦负面能量积蓄过久,虽然没有产生器质性的病理问题,但会出现许多难以忍受的症状,比如胸闷、胸痛、心悸、惊恐、焦虑等。这是非物质的能量积累,大猩猩极端愤怒下的招牌动作,双手捶打膻中穴,就能释放蓄积的邪气。“捶胸顿足”就是这么来的,顿足的目的是鼓舞肾气,配合大呼小叫就更利于舒畅心情。乳腺癌,情欲不遂、忧愁暗恨郁结所致乳的本意并不是指奶汁或喂奶,而是专指人或鸟生子(兽类生子叫产)。从其字形就能体会字意:左上角代表玄鸟,左下是子,右边流动曲线会意哺育。说到哺乳,现代人粗糙的理解就是喂奶。这只是“乳”之意,而“哺”的意思被完全忽略了。“哺”指嘴对嘴喂食。嗷嗷待哺,就是小鸟在巢中张开小嘴等着老鸟来喂虫子。周公吐哺,是说周公勤于*务,一顿饭的工夫,三次把吃到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好去接待客人。乳房并不只是为了喂奶而存在,否则很难解释男人为什么也长乳房。乳房,特别是乳头,首先是性器官,是性敏感点。乳头的正中是膻中穴,“膻中者,喜乐出焉”,性情萌动的时候,前期会有脸红心跳、心头撞鹿的感觉;中期则出现乳头微痒挠心、乳房鼓胀、乳头变硬勃起的状态。前戏的时候抚、触、揉、按、吸吮乳房和乳头,能有效刺激动情,促进性腺分泌、阴茎勃起,保证性爱质量。“宁舍娇儿不舍郎”说的就是人性在乳房上对于性爱和哺乳这两个功能的取舍。反过来讲,乳房也是恶劣情绪和情感的集结中心。长期或强烈的情绪、感情伤害都会在乳房留下能量和物质的淤积,最终导致肿瘤和癌变。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五脏六腑,其中对于负责情绪变化的心包来说,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过度激烈的变化会伤心,进而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所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忧则气沉,思则气结”。心包经的募穴,即发源地总开关,就是膻中穴。心包经经过乳头,在乳头上方一寸浮出体表,就是天池穴,是乳腺癌的高发部位。中医学认为,乳腺癌是情欲不遂、忧愁暗恨郁结所致。乳头正上方的穴位叫“膺窗”,知道成语“义愤填膺”,就不难理解这里为什么是乳腺增生的多发部位。很多女性在月经前,乳腺上方开始鼓胀疼痛,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有的还会莫名哭泣。直到月经来了,排出血块,疼痛才会消失,情绪才会好转。这些人平素性情温和、隐忍,甚至是委曲求全、忍气吞声,非得借助经前肝胆气血旺盛时才能发作一下。从中医的角度看,物质背后有能量的推动(气),气的背后有精神指引方向。仅仅从物质层面理解乳房疾病是远远不够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