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从最近这部热片里,看出来医生面临的无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5379.html

I厚朴杂谈I天南海北,万千世相。生活就是中医本身。

前天去看了场根据真人真事拍的电影《萨利机长》,剧情是这样:

一架客机刚起飞到多米高空,被鸟撞,双侧发动机都失灵了。机长马上从副驾驶手里接管飞机,副驾驶也开始查应急手册。

人命悬一线。

这期间塔台一直联系飞机,建议返航,还建议降落7英里以外的另一个机场。

机长并不完全遵照应急方案,他首先开启辅助动力装置,保证能控制飞机的基本动作,而这个操作本该是应急手册里的第15步。

凭借经验,他觉得飞机不可能飘回去了,这时候应急手册和塔台,都已经无法给他实质的帮助,因为这是喷气式客机第一次在米这么低的高度遭遇双发停车。

机长有四十年飞行经验,开过战斗机,还是航空运输安全委员会成员。

他选择迫降附近的河上。他很清楚,此前,从未有喷气式客机在水面迫降成功案例。水面迫降极其危险,是万不得已的下策,但机长认为已经是最有生还希望的选择。

成功了。奇迹铸成。

从鸟撞击到降到水里,这是秒内发生的事,三分半。

电影的重点却不在这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而是之后发生的调查。

飞机制造商和保险公司竭力证明飞机本来是能飘回机场的,虽然迫降水面成功,仍属人为失误。调查委员会也在尽职尽责的寻找人为纰漏,尽力求证当时存在更好的方案,机长不应该冒风险把飞机落在水里,迫降水面,可能是错误的决定。

别看侥幸成功,照样追究英雄的责任,因为找到过程中的失误,以后才能避免更多的失误和事故。这是航空事故调查机制值得我们佩服的地方。

影片的高潮在听证会,机长面对各方面人士唇枪舌剑的质询。飞机制造方用模拟器还原出当时的飞机状态下,能返回机场降落。英雄眼看要成为置乘客生命于不顾的犯罪者。

机长冷静的问,你们的模拟试了多少次才成功?

回答是17次。现场哗然。

机长压抑着情绪说,且不说你们模拟了17次才有1次成功,你们还没算进去当时的判断、处理、做出决定所花费的时间,你们模拟器中的驾驶者是心里知道一被撞就要返航的,少了判断和决定过程。你们只信飞机数据,就觉得从数据和理论模型看能飞回去,而当时各种失灵状况下,我只能靠经验和感觉去判断。另外,机舱里各种告警声大作,耳机里塔台在呼叫,机舱里有位生命,我是人不是机器,你们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情感理智方面的因素。

听证会给模拟器里驾驶者加上了半分钟判断时间后,发现模拟无法成功。那就听听录音吧,看机长当时都做了什么操作。

听证会上播放完当时机舱的录音,全体在场人员都被机长在被撞后表现出的睿智胆识折服了。机长还是英雄,他没被处理,电影结束。

看完我的思考是什么呢?

思考一、感觉和逻辑,哪个更可靠?

年龄、阅历、性别、职业的不同,会有不同答案。同样一个人,遇到的情景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情景1:我有个朋友,早年间开个桑塔纳轿车,天天老去一个院子拉东西,大门1米72宽,而他的车最宽处1米7。每次进门总要磨蹭半天左右回轮才能开进去。有一天他喝了点酒,一脚油门就顺利进去了。

情景2:很多大夫都有这样的本事,看病人一眼就说,你去查个CT吧,结果反馈回来往往就跟医生想的一样。按逻辑说,他一定是掌握了某些病人的特征,可是你请他详细的说一说,他会说我也说不上来,就是一种感觉很难去形容。

回到电影里情景,既然事后的模拟器证明当时勉强能够返航,说明当时飞机正好处于临界状态。对于机长来说,难就难在他要及时认清这个状态,不浪费时间去做无用功。机器模拟还需要大量运算,人却只能靠经验和感觉去判断。幸运的是,机长抓住了感觉,认为飞机不能回机场,才有了后来努力成功迫降河上的奇迹。连他自己,事后也不是十分确定这么做,也曾在睡梦里质疑自己。

逻辑在很多情况下没那么重要。甚至,在一些人生转折、大是大非的情景里,用感觉去判断往往更可靠。有过相亲、换工作经历的人,对上句话会更有体会。

在小事方面同样也别忽略了感觉,这是人人天赋的本能,用好了养身保命。感觉最近累了,就歇歇,先把工作目标放一放,医院一查指标都正常,花钱买个放心继续熬夜干;感觉这顿饭不对胃口,就少吃点,千万别心疼价钱贵硬往肚子里塞。感觉今天心情不好,就别安排出门别给自己张罗太多事,不信试试,你会一天都事事不顺窝一肚子火。

思考二、在棘手的问题上,我们通常寄希望于完美方案,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情和人性。

电影情节的主要矛盾在于怎么评判机长当时的行为,是莽夫逞能还是智者行为?他是罪人还是英雄?调查方试图找到最科学最严谨的数据去验证,试图用貌似完美的数据去改变大家的态度。但是可惜,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数据不代表真相。即使找到了真相,人也毕竟不是机器,人是会被情绪、情感左右行为的动物。在人世间大部分的真相面前,如何取舍是人性的难题,不应该由数据来做决断。

在医疗领域,这种问题更是常态。发现癌细胞,要不要清除干净?一台完美的手术,能否给与患者健康生活?患上慢性病,是该延长生存年限还是提高生存质量?医学成像技术,是不是看得越细微就越有利医生判断?是不是越有利于病人健康?买了净化器、装了新风,屋里PM2.5是达标了,可室内的空气质量真的变好了吗?那只是几个指标够了,你觉得身体就傻到以为呆在塞班岛吗?另外你心底那股嫌弃和怨气被净化掉了吗?

思考三、电影里面机长有句话,“我开了四十多年飞机,安全运送过上百万名乘客,最终却还得由这秒来评判”。

机长上面的话显然是发牢骚,不光是对命运的喟叹,显然有对调查的不满。经历惊心动魄的事件后,他又面临种种调查,紧张到失眠噩梦,并且他知道一旦被发现有失误,会面临下岗退休加社会非议,连养老金都领不了。

大家想想肯定没错啊,就是这样,这个职业掌控着乘客的生命,容不得瑕疵。你出错了,就应该承担责任。

但这样追究真的就符合大众利益吗?

我想到了医生行业,同样是在天天跟人命打交道。跟开飞机相比,医生每天手里涉及的人命也不少。显然,越优秀的医生,找来看病的人就越多,遇到的危重病人就越多,他出错的机会就多。他如何保证自己不犯错呢?

那么对于这样的医生,在遇到危重病人生死一线的时候,是应该被医疗条例管控的更严?还是应该给与更大的发挥空间?

出现失误就追究到底万般责难?牺牲掉一个优秀医生,就符合大众的利益了?

还是到一定限度为止?让他用几十年的宝贵经验继续为大众服务?这样是否更符合大众利益?

这个话题已经到了医学伦理和法律层面了,基层的医生基层的百姓,并没有力量去解决。

在人命关天命悬一线的时刻,医生很难保证不犯错。如果这时候他想的是用量别超标、药典别违反,想的是以后的家属哭闹、牢狱之灾,那么他怎么可能有勇气去跟病魔放手一搏、力挽狂澜呢?怎么可能产生奇迹?

在糊涂的体系下,一个正常思维的人,就只能明哲保身了,只能把病人按规程治疗完毕。

当然,有胆识有情怀的医生也不少。有体制外的医生治疗癌症病人前,会事先跟病人家属签订私人之间的免责协议。众所周知的有一位已经去世的山西李可老先生,医院的急症科,几十年来违背常规善用大剂量的附子抢救危重病人。当地*府愿意给他撑腰,可经得起这样人情人性考验的人,终究是极少数。

我们目前的法律和规定,在某些必然的医疗风险情景里,更多的是一刀切而没有给商榷的空间;更多的是导致医生去主动躲避风险,而不是鼓励救死扶伤;更多的是惩治少数不法庸医,而没有鼓励整个医疗行业的道义和担当;更多的是维持大众稳定,而没有考虑到保护医生这个特殊职业人群的权益归根结底还是惠及大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