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PNF的 [复制链接]

1#

PNF的定义和特征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

uscularFacilitation,PNF)来源于PNF治疗技术,是由HermanKabat和两位物理治疗师在20世纪中期创立和发展。PNF共有9种治疗技术用于肌肉康复,易化牵伸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用于放松肌肉、改善柔韧性的一种治疗技术。此外,PNF牵伸法也是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保持肌肉弹性、辅助发展肌肉爆发力的有效方法。PNF伸展只是整个PNF技术中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是在牵伸之前,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刺激本体感受功能,使肌肉出现放松反射,在此基础上进行伸展,从而实现更好的伸展肌肉的效果。

PNF技术是建立在螺旋-对角动作基础上的。日常体育和体力活动中的动作本质上都是螺旋-对角的。这一运动特征是由人体骨骼的结构和肌肉的排列方向所决定的。肌肉的起止点之间围绕骨骼呈螺旋排列,因此,肌肉收缩时产生螺旋型运动,如梳头、踢球等动作都是同时具有螺旋(旋转的)和对角的成分。也就是说,这些动作不是沿直线发生的,而是通过了许多动作平面。

PNF牵伸技术的特点

PNF牵伸技术的特点研究表明,PNF技术改进柔韧性的效果比任何其它牵伸技术都要好。PNF技术在牵伸前包含静力收缩的成分,有助于改善肌肉力量,对于损伤预防而言,具有意想不到的好处。PNF牵伸技术具有良好的放松肌肉效果和改善牵伸肌肉内血液循环的作用,这也同样被认为是这一牵伸练习的优点。研究表明,PNF技术与静态牵伸技术相比,有更好地增加关节活动度的效果。PNF练习不仅有助于发展柔韧性,也是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有效方法。

PNF牵伸技术的生理学基础

体内的每块肌肉都包含机械刺激感受器。当机械刺激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就会将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牵伸练习时,肌梭、腱梭2种感受器十分重要。

本体感受器肌梭、腱梭

肌梭(MuscleSpindle)是一种本体感受器,它与肌纤维平行排列,有的在肌纤维之内组成肌梭肌纤维,有的在肌纤维之外组成梭外肌纤维。肌梭能感受到肌肉长度的改变,它包含有基本的和第一类的感觉神经末稍。当肌肉被牵伸时,肌纤维也被拉长。当肌肉受到牵拉时,肌梭也会发生变形感受牵拉刺激,与之连接的感觉神经元就会将冲动传入脊髓中枢,然后传递到运动神经元,从脊髓传回到肌肉,引起肌肉反射性收缩,我们称之为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示意图

牵张反射能够避免肢体的运动超过极限。当肌肉拉伸过快时,能够引起肌肉反射性反应,使该肌肉收缩,通过这种反射,抵御进一步的拉伸,反射性地保护肌肉,避免肌肉损伤。

腱梭位于肌纤维的末端和肌腱中。它们能感受肌肉紧张度的变化,也能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当肌肉收缩时,肌腱拉长,肌腱张力增加(持续6s以上)时,腱梭的感受神经末稍受到刺激而兴奋,其作用是将另一种不同的冲动传到脊髓,这种神经冲动的作用是阻止运动神经中枢向同一肌群发放冲动,因此其生理效应是使同一群肌肉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反射性的放松(图1)。

这种反射性的放松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可以避免已经被拉长的肌肉接受更强的收缩刺激,从而避免损伤的发生。这种反射也被称作自动抑制或原发抑制(AutogenicInhibition)。自动抑制或原发抑制(AutogenicInhibition)是静态牵伸和本体感受牵伸练习的重要生理学基础。进行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练习时,还应当利用交互抑制(ReciprocalInhibition)的神经反射机制,即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就会反射性地放松,即在拮抗肌未被牵拉之前,就已经反射性地放松了。

这种拮抗肌在肌肉收缩过程中的主动放松被称为自动抑制(AutogenicInhibition)。交互抑制是动作协调性的重要基础。所有的肌肉收缩中,都存在交互抑制作用,如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屈,拮抗肌即肘关节伸肌的运动神经会出现抑制;再如踢腿时,屈髋的肌群收缩,绳肌就会放松。

PNF牵伸技术正是以这2种机制为依据,理论上可使肌肉得到比摆动性牵伸(BallisticStretching)和静力性牵伸(StaticStretching)中更大幅度的牵伸。

PNF牵伸练习的方法

1.缓慢-逆向运动-保持-放松-相反方向牵伸(Slow-Reversal-Hold-Relax-Stretching)。如要牵伸大腿后群肌,首先我们将运动员的下肢在伸直的状态下慢慢抬起,在适当抵抗的同时,将肢体牵伸至接近本人的最大活动范围,令运动员向与牵伸相反的方向持续用力,并保持10s左右,然后放松肌肉,接着缓缓牵伸用力的肌群,将肌肉牵伸至更大的范围,保持30s左右,再次重复上述过程3~4次,直至最大牵伸范围。

2.收缩-放松-向相反方向牵伸(Contract-Relax-Stretching)。第2种方法与第1种方法相比较为简单,如要牵伸某块肌肉,先令其主动收缩,抵抗外力,保持10s左右,然后放松,同时向相反方向牵伸,将肌肉牵伸至最大长度后,保持30s。再次重复上述过程3~4次,直至最大牵伸范围。

无论是第1种方法还是第2种方法,均可在肌肉放松后,令运动员主动收缩原动肌,操作者同步实施牵伸练习。这样做可以使自动抑制(AutogenicInhibition)和交互抑制(ReciprocalInhibition)2种反射的效果叠加,其牵伸效果会更好。

来源:柔韧性训练: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易化牵伸技术王安利;宋琳

◎声明:本文相关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点击图片,查看康复职称考试资料)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商城查看康复专业书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