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32/文章节选自《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庞继光教授主编
三角肌处疼痛是十分常见临床症状,三角肌损伤是常见的疾病。过去很少将三角肌疼痛视为三角肌损伤,大都以肩周炎的诊断,并作相应的治疗而未取得疗效。另一方面,由于三角肌滑液囊在三角肌上方与深面的特殊位置,加之患者主诉含混不清,临床上常易误诊。又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使病情迁延日久。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立竿见影。
三角肌在肩部皮下,是底在上,尖在下的三角形多羽肌,形成肩部膨隆的外形。肌前缘借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与胸大肌锁骨部相隔,后缘游离,为肩部浅层肌。该肌起点由三部分组成,肌前部起于锁骨外侧半,中部起自肩峰,后部起自肩胛冈下缘,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在三角肌覆盖之下有许多结构:前面有喙突、喙肱肌、肱头肌、胸小肌与肩胛下肌;外侧部有冈上肌腱、肩峰下囊和喙肩弓;后部有冈上肌、大圆肌、小圆肌、肱二头肌长头、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及桡神经。因此,三角肌亦称为外肩袖。三角肌分前、中、后三部,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因此该肌丰厚有力,但活动范围有限,肌全部收缩时可使肱骨外展70°。尚有使肱骨前屈内旋、后伸外旋及肱骨内收的作用。三角肌受腋神经支配。
三角肌滑液囊是一个位于三角肌的深面、恒定而又较大的滑液囊(图2-2-12)。滑液囊位于三角肌筋膜深层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即冈上肌与冈下肌腱膜之间。此囊可独立存在,但大部分与肩峰下滑液囊相通(有的作者认为三角肌滑液囊是肩峰下滑液囊的一部分,统称为肩峰下滑液囊),有时也可与肩关节腔相通。
三角肌是一块强有力的外展肌,承担着重要的肩部外展活动的功能,因此很易受伤。尤其是突然的肩外展活动最易遭损。慢性积累性损伤将导致腱变性、慢性炎症、粘连、瘢痕和挛缩,形成三角肌腱损伤以及三角肌与周围相邻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肌的粘连、瘢痕等改变,形成了三角肌损伤。而三角肌滑液囊在40岁以后,极易发生变性。在急、慢性损伤下,均易引起急、慢性滑囊炎。
1、病史三角肌损伤与三角肌滑囊炎均可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2、三角肌损伤
①三角肌腱各起点、止点及稍上部位肌腹部位疼痛,或三角肌两侧肌间沟处疼痛(其痛点可以是一个或数个,并非全部均同时发生)。
②腱止点、肌腹及肌间沟处局限性压痛。
③可扪及结节、条索状等物,且有压痛。
④肩外展受限,主动外展疼痛加重。
⑤病程长者可见肌萎缩、肌无力。
3、三角肌滑液囊炎
①急性发作时三角肌中上部皮肤肿起,重者皮肤发亮、紧张。有明显压痛。
②上肢外展极度受限。
③慢性期肩部酸痛不适,上肢外展有疼痛,但可无明显运动受限。
④肩关节下缘或三角肌中上段有磨擦音或弹响声。压痛多在肱骨大结节下方。
⑤肩关节主动外展上举时,疼痛加重。
1、适应症与禁忌症凡急、慢性滑囊炎均为针刀闭合型手术的适应症。
2、体位侧卧位,患肢放于侧胸壁上,以舒适且易固定为佳。
3、体表标志
肱骨大结节肩峰下方稍后方的骨突起。
三角肌止点三角肌止端,在皮面上呈现一凹陷。该凹陷位于臂部外侧面中段,是肱骨滋养动脉进入肱骨的位置。在凹陷同一水平面的内侧有喙肱肌的止点,在其后面则是桡神经横越臂后部肱骨桡神经沟的地方。
4、定点(图2-2-13)
三角肌损伤定点
①三角肌起点:
A.肩胛冈点定点于肩胛冈骨面的压痛点上1点。
B.肩峰点定点于肩峰的压痛点上1点。
C.锁骨外侧点定点于锁骨外侧压痛点上。
②三角肌止点定点于三角肌粗隆压痛点上。
③三角肌肌腹点定点于肌腹压痛点上,可定1~3点。
④三角肌肌间沟点定点于三角肌两侧边缘压痛点上,可各定1~3点。
三角肌滑囊炎定点:
⑤急性期定点于三角肌中上部即肱骨大结节下方压痛或肿胀最明显处,可定1~3点。
⑥慢性期定点于肱骨大结节中上份交界处的压痛点上。
5、消*与麻醉皮肤常规消*,戴手套,铺无菌巾。局麻后行针刀术。
6、针刀操作(图2-2-14)
三角肌损伤定点:
①三角肌起点
A.肩胛冈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B.肩峰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C.锁骨外侧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②三角肌止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③三角肌肌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如有条索、结节等物可调转刀口线90°,切开2~3刀,力求消除之。
④三角肌肌间沟点刀口线与肌间沟走行方向一致或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与皮下组织直达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三角肌滑囊炎定点:
①急性期刀口线与上肢纵轴(即与三角肌纤维走向)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穿过三角肌及滑液囊壁,有明显落空感即进入滑液囊内;提起刀锋,切开滑液囊壁2~3刀即可。出刀后可能溢出滑液,可任其流尽为止。
②慢性期,进刀法同急性期相同,刀锋到达骨面后稍提起,在冈上肌与冈下肌的腱膜缘与骨面交界处纵行切开2~3刀,再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即可出刀。
术毕,刀口以创可贴或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7、手法操作
①急性期时,医生以双手拇指并列压于肿胀之三角肌处,用力挤压,尽量使肿胀组织平复为佳,可以促进渗液吸收。
②慢性期时,病人外展上肢,医生与之对抗,反复2~3次。如有肩部活动障碍可做“爬”墙运动,以改善上肢外展、上举等活动功能。
1、三角肌滑液囊炎的诊断应慎重,有时易与肱骨骨髓炎或肱骨上端的恶性肿瘤相混淆。前者症状重,常伴有严重的炎症症状,如高热,严重肿胀,疼痛,白血球明显增高等,试穿可得脓液,穿刺液镜检有脓细胞等。此时,可确认为急性化脓性炎症,与滑囊炎绝对不同;此病早期X线片不易观察到明显骨破坏,需要15~20天后方能出现X片的改变,故应特别注意。但,目前这样的病人已经很少见了。肱骨上端的恶性肿瘤则多侵犯青少年,肿胀不明显,多疼痛较重,X线片可发现肿瘤改变。所以应摄肱骨及肩部X线片以资鉴别。
2.对于慢性期粘连、疤痕的病变,要以松解、剥离为主,因此要疏通、剥离得足够才行,所以纵横疏通、剥离幅度要大些。
特别说明:
文章节选节庞继光教授的《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第二篇:肌、腱及腱围结构损伤
文中的配图是手机拍照,与实际书中原图有色差,清晰度也受的影响。
可以转载,请勿对文章内容及排版私自改动。
想进一步了解此书或购买的,可以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