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癜风交流QQ群 http://occupyperth.org/feidian/2740.html七、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由于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以肘关节外侧疼痛、旋前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桡关节外侧滑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因网球运动员好发本病,故也称为“网球肘”。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属中医“筋伤”范畴。
本病可因急性扭伤或拉伤而引起,但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与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好发于网球运动员、木工、钳工、泥瓦工等。多因长期劳累,伸腕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裂和慢性炎症,进而在损伤肌腱附近发生粘连,以致纤维变性而引起本病,出现外上髁骨膜炎、滑膜炎、环状韧带创伤。
1.疼痛以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处局限性酸痛为主。其疼痛在旋转、背伸、提拉、端、推等动作时更为剧烈,如拧衣、扫地、端茶壶、倒水等,同时沿伸腕肌向下放射。
2.功能受限多起病缓慢。轻者症状时隐时现,有的经数日或数月后自愈;重者可反复发作,疼痛为持续性,前臂旋转及握物无力,局部可呈肿胀。
1.疼痛多见于劳动强度较大的青壮年工人,并有肘部急性损伤或腕关节的反复屈伸劳损史。
2.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环状韧带或肱桡关节间隙处明显,以及沿伸腕肌行走方向的广泛压痛。
3.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密耳氏试验(网球肘试验)阳性。
4.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部分可见外上髁粗糙或钙化阴影。
1.肘关节外伤性骨化性肌炎以肘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X线检查可见肌间隙有钙化阴影。
2.肱骨内上髁炎疼痛部位在内上髁部,疼痛位置明显不同,同时前臂屈肌紧张试验阳性故可鉴别。
1.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理筋解痉。
2.部位及穴位前臂桡、背侧;阿是、尺泽、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
3.手法、点、按、揉、拿、弹拨、擦法等。
4.操作
(1)行气活血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师站或坐于患侧,以轻柔的法从肘部沿前臂背侧治疗,往返10次。
(2)通络止痛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师站或坐于患侧,以拇指点揉曲池、手三里、尺泽、少海等穴位,约2分钟,以酸胀为度;同时配合拿法沿伸腕肌往返提拿10次。
(3)理筋解痉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师站或坐于患侧,医师右手持腕,使患肢右前臂旋后位,左手用屈曲的拇指端压于肱骨外上髁前方,其余四指放于肘关节内侧;右手逐渐屈曲肘关节至最大限度,左手拇指用力按压肱骨外上髁的前方,然后再伸直肘关节;同时医师左手拇指推至患肢桡骨头之前上面,沿桡骨头前外缘自后弹拨伸腕肌起点,或将前臂旋前位,放置桌上,肘下垫物,医师以拇指向外方紧推邻近桡侧腕长、短伸肌,反复10次,弹拨范围可上下移动。
(4)温经整理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师站或坐于患侧,以掌擦法自肘外侧沿伸腕肌治疗2分钟,以透热为度。
1.甩鞭法前臂在旋前的同时屈肘,然后迅速伸直肘关节。
2.握力、伸腕练习、曲腕练习、中立位伸拉练习、旋前练习、旋后练习:开始重量不要很重,重复10次为一组,每天3组,逐渐增加重复次数,重量耐受为度。
1.针刺可针刺曲池、手三里、少海、合谷、阿是穴等,采用平补平泻针法,可加灸。
2.局部封闭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利多卡因2mL,痛点注射,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
3.针刀松解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的粘连与瘢痕,一般1~3次治疗可痊愈。
1.急性损伤起病者,推拿手法宜轻柔,避免产生新的损伤。
2.从事腕力劳动较多的患者,可根据情况改变原有的姿势,有助于本病的康复。
3.患者坚持自我推拿和康复功能锻炼,对本病的恢复有益。
4.局部应注意保暖。
八、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的疾病,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年女性,属于中医“筋伤”范畴。
腕管是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的骨纤维隧道,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正中神经通过。在正常情况下腕管对通过其内的屈指肌腱和神经起到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但腕管相对狭窄和坚韧,缺乏延展性和对压力的缓冲作用。腕骨骨折、脱位、屈肌支持带增厚、滑膜腱鞘肿胀和肿瘤占位等原因都能引起腕管内容积增加、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而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常见病因有:
1.腕部外伤。包括骨折、脱位、扭伤、挫伤,改变了腕管的形状,减小了腕管原有的容积。
2.腕管内各肌腱周围发生炎性病变。如非特异性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急性钙化性肌腱炎、感染性疾病等,引起滑膜鞘增生,腕管内容积增加。
3.占位性病变如腱鞘囊肿、良恶性肿瘤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多。
4.慢性劳损,如打字员、乐器演奏员、编制艺人等职业反复屈伸腕指活动,反复上肢振动,或屈腕尺偏固定时间过长,睡姿影响(夜间手腕不自主屈曲位固定)等。
5.与内分泌紊乱有关,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见于妊娠、绝经期的妇女。
1.早期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症状,患手拇、示、中指及无名指桡侧半手指麻木、疼痛,腕关节反复屈曲和伸展活动时症状加重,夜间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后甩手或搓手后好转。腕部不适偶尔可向前臂、肘部,甚至肩部放射。患肢可伴握力减弱和活动受限。
2.晚期患者出现大鱼际肌萎缩、麻痹及肌力减弱,拇指外展、对掌无力。拇指处于手掌的一侧,不能单侧外展(即拇指不能与掌面垂直)。肌萎缩程度常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一般病程在四个月以后可逐步出现。
1.腕部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2.感觉障碍多数患者桡侧三个半手指痛觉减退,指端感觉消失。
3.运动障碍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外展、对掌功能受限。
4.叩击试验阳性在腕部近端轻叩正中神经时,可诱导出手指正中神经分布区疼痛和麻木症状。
5.屈腕试验阳性患者将两侧腕关节屈曲90°,同时使两手背相互靠紧,如1分钟内出现症状则为阳性。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一般会在起初的10~20秒出现。
6.止血带试验阳性上臂止血带充气后观察,压力超过收缩压时,60秒内出现感觉异常,应考虑腕管综合征可能。
7.肌电图检查大鱼际肌可出现神经变性。
8.X线检查可明确一些病因,如腕部骨折、脱位等骨性改变。
1.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亦可出现手部桡侧的麻木、疼痛、感觉减退,但不应出现大鱼际萎缩,也无夜间麻醒史,可伴有颈部不适。颈椎X线及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常为双侧性,且不局限于正中神经,尺、桡神经均受累,呈手套样感觉减退。
1.治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2.部位及穴位腕部;曲泽、鱼际、阳池、阳溪、大陵、合谷、内关、劳宫、列缺、外关、阿是穴等穴位。
3.手法一指禅推、点、揉、拔伸、摇、擦等法。
4.操作
(1)患者正坐伸手,腕背部垫枕,掌心朝上置放桌上。医师坐于同侧,以一指禅推法在前臂至手腕沿手厥阴心包经往返治疗,反复3~4遍,在腕管及大鱼际处应重点治疗,手法应先轻,然后逐渐加重。在施术中配合以拇指点揉曲泽、内关、大陵、鱼际等穴位,约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2)患者正坐,前臂置于旋前位,手背朝上。医师站于患者对面,以双手握患者掌部,一手在桡侧,另一手在尺侧,而拇指平放于腕关节的背侧,以拇指指端按入腕关节背侧间隙内,在拔伸情况下摇晃腕关节,然后,将手腕在拇指按压下背伸至最大限度,随即屈曲,并左右各旋转其手腕2~3次;再以摇法摇腕关节及指关节,依次拔伸第1、2、3、4指,以发生弹响为佳。
(3)以掌擦法擦腕掌部1分钟,以透热为度。
1.腕关节活动法经常进行腕关节背伸、掌屈及旋转活动锻炼。
2.指活动法拇指与各指轮流画圈,拇指压各指间第2关节,促进功能恢复。
1.针刺可针刺曲泽、内关、大陵、鱼际、劳宫、阳溪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可加灸。
2.腕部制动减少腕部活动,并将腕部以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腕关节制动对缓解腕管内充血水肿有一定效果。
3.局部封闭治疗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利多卡因2mL,痛点注射,24~48小时内症状可加重,而后减轻。
4.手法治疗无效,或有大鱼际萎缩者,可考虑采取小针刀松解治疗或手术治疗。
1.治疗期间,患侧腕关节应避免用力和受寒。
2.因骨折、脱位引起本病者,应在骨折愈合、关节复位后,再考虑给予推拿治疗。
3.拔伸摇腕时,切忌强力、暴力,以免发生新的损伤。
4.对症状反复发作,手法治疗无效,或因占位性病变及骨折脱位引起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5.对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引起本病者,应结合病因治疗。与妊娠相关者,结束妊娠多可自愈。
九、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是指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造成的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
膝骨关节炎的病因以“虚”和“瘀”为主,并由风、寒、湿等外邪引发。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人至中年以后,肝肾逐渐亏虚,骨与关节失养,造成膝关节局部劳损瘀阻,复感风寒湿等外邪,在膝关节周围形成寒凝、痰阻、瘀滞,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所以局部症状较全身症状更为突出。因此,肝肾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及跌仆扭伤为诱发因素,血瘀为病理产物,同为致病因素。
1.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初起时,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和夜间疼痛较重,上下楼梯时明显。
2.关节活动受限跑、跳、跪、蹲均受不同程度地限制;关节活动时可有摩擦或弹响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
1.多有膝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病史。中老年女性患者多见,发病高峰在50~60岁。
2.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初起时,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和夜间疼痛较重,上下楼梯时明显。
3.关节活动受限跑、跳、跪、蹲均受不同程度的限制;关节活动时可有摩擦或弹响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
4.膝髌处有明显压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可见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股四头肌萎缩或关节挛缩。
5.X线检查X线检查可见股、胫骨内外髁增生,胫骨髁间突变尖,胫股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髌骨边缘骨质增生,髌韧带钙化。
6.血、尿常规检查、血沉检查、抗链球菌“O”及类风湿因子检查均未见异常。
1.化脓性膝关节炎化脓性膝关节炎膝部皮温改变明显,局部红肿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较本病为重,多伴有高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血沉加快。早期X线可无明显变化,后期可见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疼痛主要位于关节间隙,旋转运动可使疼痛加重,其弹响比髌骨软骨软化的摩擦音更响亮,其关节为真性交锁,引起的痛苦及恐惧感均比假性交锁重。
3.膝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一般起病缓慢,病史较长,多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结核中*症状。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
1.治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2.部位及取穴膝关节周围;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委中、承山、风市等穴位。
3.手法点、揉、按、弹拨、拿、擦、摇等法。
4.操作
(1)舒筋通络患者取仰卧位。医师站于一侧,以揉法作用于大腿股四头肌,重点在髌骨上部操作,约5分钟;点揉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风市等穴位,约3分钟。
(2)活血化瘀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站于一侧,以法作用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后侧,约3分钟,拿委中、承山穴数次。
(3)松解粘连患者仰卧位。医师站于一侧,以按揉与弹拨法交替作用在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重点在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等穴周围进行治疗,约3分钟。提拿髌骨数次。以掌擦法擦患膝周围部,以透热为度。
(4)滑利关节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医师站于一侧,一手扶按患膝髌骨,另一手握持小腿远端,做屈膝摇法,配合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数次。
膝骨关节炎以主动锻炼为主,通过主动锻炼可使肌纤维本身收缩和舒张,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组织的营养,避免肌肉的萎缩,增强肌肉的力量;而被动锻炼主要在肌肉瘫痪或肌力很弱时使用,以防止关节僵硬,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1.阻抗双髋外展、内收、屈曲
外展:患者平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并向外侧展开,与肩同宽,同时助手在双膝关节外侧给予适度的反向作用力阻止其外展,患者在阻力作用下持续用力外展,每次持续3~5秒,每组10次。
内收:患者平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并向外侧展开,与肩同宽,同时助手在双膝关节内侧给予适度的反向作用力阻止其内收,患者在阻力作用下持续用力内收,每次持续3~5秒,每组10次。
屈曲:患者平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并拢双髋,患者一侧膝有意识向上抬起(屈髋动作),同时助手适度用力向下按住膝关节,患者在阻力作用下尽量做屈髋动作,每次持续3~5秒,每组10次;另一侧亦然。
2.阻抗双膝伸直、屈曲
伸直:患者平卧,一侧屈髋屈膝,然后用力伸直膝关节,同时助手扶起患者的小腿并给予反向作用力对抗其伸膝运动,患者在阻力作用下持续用力伸膝,每次持续3~5秒,每组10次;另一侧亦然。
屈曲:患者平卧,一侧屈髋屈膝,然后用力屈曲膝关节,同时助手扶起患者的小腿并给予反向作用力对抗其屈曲运动,患者在阻力作用下持续用力屈曲,每次持续3~5秒,每组10次;另一侧亦然。
3.阻抗踝关节背伸、跖曲、内旋、外旋
背伸:患者平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并向外侧展开,与肩同宽,同时助手在踝关节前侧给予适度的反向作用力阻止其背伸,患者在阻力作用下持续用力背伸,每次持续3~5秒,每组10次;同样的方法踝关节做跖曲、内旋、外旋等阻抗运动。
每组10次,每天3~5组,30天为1个疗程,有条件者可借助器械锻炼。
1.中药熏洗膝痛熏洗方趁热熏洗患膝。
2.针刺可针刺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委中、承山、风市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可加灸。
1.膝关节肿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膝关节超负荷活动,减轻膝关节负担。
2.患者应尽早进行主动膝关节功能非负重锻炼,如卧位或坐位膝关节的主动屈伸和旋转活动,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加强股四头肌力量。
3.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以减轻膝关节负荷。
4.对有持续性疼痛且伴有明显关节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及明显功能障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