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3/6326476.html「医侃」每日阅读栏目,陪老师们一起“啃”医学影像那些经典实用的好书。
目前在读的是《CT、MRI诊断指南》,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掌握CT和MRI诊断学已成为当代影像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篇常见疾病CTMR图像
第七章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第一节肌肉软组织损伤
1.肌肉软组织损伤的影像学诊断主要靠MRI。
2.正常肌腱韧带在所有MRI序列上都表现为低信号影,一旦在T2WI上出现高信号即为异常。
3.病人有外伤史。
一、韧带和肌腱损伤(一)概述
1.病理:韧带、肌腱损伤分完全撕裂和不完全撕裂二种,不完全撕裂指部分纤维断裂。如撕裂发生在附着处,可引起撕脱骨折。
2.临床表现:韧带撕裂表现为外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牵拉韧带的各种活动均可加重疼痛;完全撕裂则出现关节不稳定的异常活动。肌腱损伤主要表现为相应关节功能异常,如指的伸肌腱断裂则不能伸指。
(二)CT诊断
韧带和肌腱损伤CT检查一般未见异常,但可以发现伴发的撕脱骨折。
(三)MRI诊断
正常肌腱韧带在所有MRI序列上都表现为低信号影。若在T2WI上韧带肌腱的低信号影中出现散在的高信号,其外形增粗,边缘不规则,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肌腱韧带不完全撕裂,若见到肌腱韧带的连续性中断,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肌腱韧带完全撕裂。
(四)鉴别诊断
本病在MRI上有典型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二、肩袖撕裂(一)概述
1.肩袖:肩关节囊及其表面的韧带和肌腱与关节囊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桶形结构称为肩袖。肩袖撕裂即为这些结构的损伤,多为慢性创伤所致。
2.临床表现: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撕裂时病人能听到肩部撕裂声并感肩部剧痛。体征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抬肩力量减弱,病程长者不能将手放在头部或背部。
(二)CT诊断
CT检查一般未见异常改变。
(三)MRI诊断
肩袖在T2WI上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高信号,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肩袖撕裂。
(四)鉴别诊断
本病在MRI上有典型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三、膝关节创伤(一)概述
1.膝关节软组织创伤主要有半月板撕裂、内外侧副韧带撕裂和前后交叉韧带撕裂。
2.半月板撕裂:常发生于从事剧烈运动者。临床上,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部分病人有膝关节弹响、“绞锁”现象。
3.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见,外侧副韧带损伤少见。患者膝关节内侧显著肿胀,皮下淤血和明显压痛;如完全断裂,侧方应力试验呈阳性。
4.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常伴有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损伤。病人膝关节明显肿痛、活动受限、不稳定。抽屉试验阳性。前交叉韧带撕裂则胫骨能向前移位,后交叉韧带撕裂则能向后移位。
(二)CT诊断
1.半月板内出现不规则线状低密度,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有半月板撕裂。
2.内外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撕裂CT检查一般未见异常改变。
(三)MRI诊断
1.在矢状面、冠状面上都看到半月板低信号内出现线形高信号影,且该影延伸达关节面,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2.正常内外侧副韧带于MRI上T1WI和T2WI均是低信号,冠状位上,内侧副韧带从股骨内上髁伸至胫骨内髁,外侧副韧带从股骨外髁延伸至腓骨小头,若在T2WI上出现高信号,并见其增厚、变形、中断,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3.在冠状面和矢状面MRI上见不到正常的前、后交叉韧带影,或交叉韧带中断、增粗、后弯、松驰,边缘不规则或呈波浪状,其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T2WI高信号影,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四)鉴别诊断
半月板撕裂要与半月板的慢性损伤或变性相鉴别,后者在
MRI上也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高信号灶,但其线形或球形高信号影不延伸到关节面。而半月板撕裂线形高信号影延伸达关节面。
第二节股骨头缺血坏死
1.股骨头缺血坏死平片、CT和MRI均可诊断,但MRI可以早期发现。
2.股骨头变形、密度增高、囊变、碎裂是平片和CT上的特征性表现。
3.双线征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征性MRI表现。
一、概述
1.股骨头缺血坏死常见病因有股骨颈外伤、皮质激素治疗与酒精中*,少见原因有血液系统疾病、减压病、妊娠等。
2.病理:早期充血和炎症反应,中期为股骨头坏死和修复反应交替进行,晚期以纤维化和硬化为主。
3.分期:依据X线表现和治疗需要,本病可分为5期:I期:X线平片上无异常改变;Ⅱ期可见囊性病变和?或局灶性硬化,但无皮质下透亮区;Ⅲ期发现软骨下透亮区及软骨下骨折,呈新月征;Ⅳ期可见软骨下塌陷,股骨头变扁;V期髋关节狭窄。其中I~Ⅲ期行手术治疗可防止股骨头进一步破坏。
4.临床表现:髋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跛行,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同时还有肢体短缩、肌肉萎缩和屈曲、内收畸形等。
二、CT诊断
1.正常股骨头横断面上中心区域骨小梁密集,从中心到外周骨小梁呈放射状分布并逐渐变稀疏,呈所谓的“星芒状”改变。若股骨头这种“星芒状”改变消失,出现小灶状、条带状和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较模糊,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
2.股骨头蘑菇状变形,密度增高,内有囊状低密度影,关节面下出现条状低密度带,甚至股骨头碎裂、塌陷,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
三、MRI诊断
1.股骨头前上部边缘在T1WI出现线状低信号、T2WI上在线状低信号内侧出现一条高信号线(双线征),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早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
2.股骨头蘑菇状变形、碎裂、塌陷,在T1WI上股骨头内出现低信号灶,T2WI出现高信号灶或低信号灶,STIR上呈现高信号灶或低信号灶,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退行性骨关节病鉴别,后者①多见于老年人;②关节边缘骨质增生;③关节间隙狭窄;④关节面下可有囊变,但一般无碎裂。
第三节软组织肿瘤
1.软组织肿瘤有很多种类,多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因此CT和MRI检查多数只能定到良恶性。
2.脂肪瘤和血管瘤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CT和MRI检查可明确定性。
一、脂肪瘤(一)概述
1.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
2.脂肪瘤可发生于含有脂肪组织的任何部位,最多见于前臂、股部、颈、肩、背及臀部的皮下组织。
3.临床表现:肿瘤生长缓慢,大小不一,表面皮色正常,基底宽,质软。
(二)CT诊断
软组织中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CT值-40~-1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即可诊断为脂肪瘤。
(三)MRI诊断
软组织中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肿块,T1WI呈高信号、T2WI较高信号,与皮下脂肪信号相同,STIR上信号降为灰色低信号,即可诊断为脂肪瘤。
(四)鉴别诊断
本病要与脂肪肉瘤鉴别,后者肿瘤内含脂肪成分的多少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好,其脂肪成分越多,反之,则脂肪成分越少,而脂肪瘤瘤体内全是脂肪成分。
二、血管瘤(一)概述
1.血管瘤为血管组织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常为先天性肿瘤。
2.病理:血管瘤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毛细血管瘤,又称血管痣。多见于头面部皮肤,不侵入皮下组织。镜下呈小叶状紧密排列的毛细血管丛间有少量间质组织。②海绵状血管瘤,常为先天性,肿瘤质软,红褐色,切面呈蜂窝状。镜下由形状不规则、薄壁的血管构成,衬以扁平内皮细胞及扩张的血液间隙。各间隙相互交通并可扩展至皮下,形成界限不清、扪之柔软的块状隆起。有时可出现溃烂、出血或感染性血栓。③混合型血管瘤:兼有上述两种血管瘤的病理表现。
3.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可在肿胀处触及搏动和听到血管性杂音。
(二)CT诊断
在皮下、肌肉内或肌间,见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有散在的斑点状高密度钙化,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即可诊断为血管瘤。
(三)MRI诊断
在皮下、肌肉内或肌间,见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肿块,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低不一的混杂信号,瘤体周围见低信号黑环(含铁血*素沉着),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即可诊断为血管瘤。
(四)鉴别诊断
本病影像学表现典型,一般诊断不难。
第四节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1.平片、CT和MRI在诊断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方面各有优势,诊断时要相互结合。
2.平片和CT对钙化、瘤骨、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等显示较清楚,而
MRI对骨髓中的肿瘤组织及其周围水肿非常敏感,能发现平片和CT无法显示的病灶,对肿瘤侵及骨髓的情况能正确地显示。
一、骨巨细胞瘤(一)概述
1.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的一种多潜能间充质细胞性肿瘤。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故也称为破骨细胞瘤。
2.肿瘤主要侵犯四肢长骨的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3.病理:镜下肿瘤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与多核巨细胞构成,根据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多数为良性,良性者邻近肿瘤的骨皮质变薄、膨胀,形成菲薄骨壳;生长活跃
者可穿破骨壳而长入软组织中;恶性肿瘤组织可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
4.分级:根据病理组织学表现,可将肿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Ⅲ级为恶性。
5.临床表现:好发于20~4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
(二)CT诊断
长骨骨端偏心性囊状(单房状或多房状)膨胀性骨破坏,骨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影,可见液-液平面,骨壳基本完整,外缘基本光滑,内缘多呈波浪状,无骨增生硬化现象,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有较明显的强化,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骨巨细胞瘤。若骨壳不完整,并可见骨壳外软组织肿块影,则提示生长活跃或恶性巨细胞瘤。
(三)MRI诊断
长骨骨端偏心性囊状(单房状或多房状)膨胀性骨破坏,在T1WI上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多为较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内可有液-液平面,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有较明显的强化,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骨巨细胞瘤。
(四)鉴别诊断
20~40岁长骨骨端的偏侧性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是骨巨细胞瘤的特点,一般诊断不难。
二、动脉瘤样骨囊肿(一)概述
1.动脉瘤样骨囊肿为原因不明的骨内膨胀性溶骨性病变。
2.病理:病灶主要由大小不等的海绵状血池组成,其内含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可有骨性或纤维组织间隔。
3.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4.临床表现:好发于10~30岁,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侵犯脊椎可引起相应部位疼痛,压迫神经则引起神经压迫症状。
(二)CT诊断
30岁以下病人,长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状膨胀性骨破坏,骨壳菲薄,其内面凹凸不平,有多数骨嵴。破坏区内可见多个含液囊腔,其中有液-液平面,囊腔间隔可见钙化骨化,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有骨硬化,破坏区周围有骨膜反应,首先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
(三)MRI诊断
30岁以下病人,长骨干骺端的偏心性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有环绕病灶的低信号边缘,病灶内有多个囊腔,内有信号强度不同的液-液平面,多个囊腔内在T1WI和T2WI上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即可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
(四)鉴别诊断
1.巨细胞瘤:①好发于20~40岁;②好发于长骨骨端;③无骨膜反应;④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无骨硬化;⑤动脉瘤样骨囊肿在
MRI上多个囊腔内在T1WI和T2WI上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高信号,而巨细胞瘤无这种表现。
2.骨囊肿:①好发于长骨干骺端;②中心性生长;③内多无骨嵴;④囊内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
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概述
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以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取代正常骨组织为特征的骨肿瘤样病变。
2.可单骨、多骨、单肢或单侧多发,以颅面骨、股骨、胫骨、肋骨和肱骨发病多见,发生于颅面骨者以颅底、下颌骨、颞骨和枕骨好发。
3.病理:肿瘤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不成熟的原始骨组织,即编织骨。
4.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发病越早症状越明显,可引起肢体延长或缩短,持重骨可弯曲,出现跛行或疼痛。侵犯颅面骨表现为头颅或颜面不对称及突眼等,称为“骨
性狮面”。
5.若本病同时并发皮肤色素沉着、性早熟和内分泌紊乱等,则称为Albright综合征。
(二)CT诊断
1.长骨或肋骨局部囊状膨胀性低密度区,边缘清晰,有硬化边缘,囊内密度不均匀增高,如磨玻璃状,有散在条状和斑点状致密影(钙化),结合临床表现,可首先考虑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2.颅面骨局部或一侧骨膨胀增厚,密度不均匀增高,如磨玻璃状,内有散在条状和斑点状致密影(钙化)和囊状低密度影,皮质变薄甚至消失,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三)MRI诊断
本病一般不做MRI检查,但由于本病含有大量纤维组织,故病灶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改变。
(四)鉴别诊断
1.肋骨和长骨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要与其他膨胀性病变如骨巨细胞瘤、骨囊肿等鉴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特点是呈磨玻璃状密度,病变范围可较广,可单骨多发或多骨多发,常伴有患骨畸形。
2.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要与畸形性骨炎鉴别,后者很少见,多发于40岁以后,骨质破坏与增生混合存在,其内有棉团状骨化影和粗大骨小梁,骨皮质不规则增厚变形。
四、骨肉瘤(一)概述
1.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2.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下部、胫骨上部及肱骨上部的干骺端,半数以上发生于膝关节附近。
3.病理:肿瘤内可见大量的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及肿瘤性骨组织。
4.种类:根据X线表现可分为溶骨型(骨质破坏为主)、成骨型(瘤骨形成为主)和混合型,以混合型多见。
5.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患肢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二)CT诊断
1.青少年,长骨干骺端不规则骨质破坏,伴有明显不规则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可见云絮状、针状、斑块状或象牙质样致密影(瘤骨),有骨膜反应,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骨肉瘤(混合型)。
2.青少年,长骨干骺端不规则骨质破坏,伴有明显不规则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没有瘤骨影,有骨膜反应,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骨肉瘤(溶骨型)。
3.青少年,长骨干骺端大量云絮状、斑片状、块状、针状致密影
(瘤骨),范围较广,伴有明显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内也有大量瘤骨影,有骨膜反应,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骨肉瘤(成骨型)。
(三)MRI诊断
青少年,长骨干骺端不规则骨质破坏,伴有明显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WI呈不均匀的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临床表现可首先考虑骨肉瘤。
(四)鉴别诊断
肿瘤骨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病人的年龄和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五、转移性骨肿瘤(一)概述
1.转移性骨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主要是远处骨外原发性肿瘤如乳癌、肺癌等经血液转移而来。
2.转移瘤常多发,常见于脊椎、肋骨、股骨上端、髂骨、颅骨和肱骨等红骨髓存留区。膝关节和肘关节以下骨骼很少受累。
3.种类:根据X线表现可分为溶骨型(骨质破坏为主)、成骨型(瘤骨形成为主)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多见。
4.临床表现:中老年人多见,有原发肿瘤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和截瘫(脊椎转移),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
(二)CT诊断
1.单发或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低密度区,边缘较清楚,无硬化,伴有或无软组织肿块,结合病人有原发肿瘤史和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骨转移瘤(溶骨型)。
2.骨松质内多发斑点状、片状、团絮状或结节状的高密度灶,结合病人有原发肿瘤史和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骨转移瘤(成骨型)。
3.上述两种表现混合存在,结合病人有原发肿瘤史和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骨转移瘤(混合型)。
(三)MRI诊断
骨质内多发异常信号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结合病人有原发肿瘤史和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骨转移瘤。
X线平片、CT不易发现的转移灶,MRI能够显示,且MRI能明确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分布和邻近组织是否受累。
(四)鉴别诊断
结合病人有原发肿瘤史和局部进行性疼痛的临床表现,骨转移瘤的诊断一般不难。
脊柱与脊髓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4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