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腱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肘关节损伤恐怖三联征 [复制链接]

1#

体位及术前准备:同桡骨头骨折。

切口体表投影:采用肘后正中入路。

手术入路:

浅层解剖按肘后正中入路进行分离,向两侧游离全层厚度的皮瓣;

深层解剖入路按Kocher入路,沿肘肌和尺侧腕伸肌的间隙进入。

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骨折复位和固定的顺序:采取肘外侧切口进入修复的顺序应该从内至外,依次修复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最后修复外侧副韧带。

冠状突的修复策略:

ReganMorreyⅠ型的冠状突骨折,可以用可吸收缝线,缝合骨折片和关节囊,经皮自尺骨后缘向前方骨折片钻孔,将缝线穿过骨道在尺骨后缘拉紧打结;

ReganMorreyⅡ、Ⅲ型的冠状突骨折,大多可以通过前方进行螺钉固定或者尺骨后方行逆行钢板螺钉固定;

对于冠状突前内侧面的骨折,则应通过一个内侧切口,行钢板螺钉内固定。

桡骨头的修复策略:

合并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的桡骨头骨折,对于固定的稳定要求高于单纯的桡骨头骨折;

对于非粉碎桡骨头骨折,可以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应用拉力螺钉或者钢板螺钉行内固定;

对于三块及三块以上骨折块的桡骨头骨折,行桡骨头假体置换术。

韧带的修复或重建:

肘关节脱位时,外翻应力作用下,从外至内依次损伤,通常合并外侧副韧带的断裂,手术过程中必须予以修复;外侧副韧带尺侧束的断裂,多发生于在外上髁起点附近。

韧带原位修复:如果外侧副韧带,特别是尺侧束自其起点断裂,且韧带条件尚好,可选择原位修复:

使用铆钉缝合的方式固定:在肱骨小头的旋转中心外侧拧入一颗铆钉,另一端缝合外侧副韧带尺侧束。

使用缝合的方式修复外侧副韧带和关节囊:屈伸肘关节,多可观察到前方关节囊在肱桡关节近端撕裂,后方关节囊在肱桡关节后方撕裂,予以缝合,暂不系紧缝线;采用Bunnell缝合技术,缝合外侧韧带尺侧束和桡侧束,在肱骨外上髁外侧副韧带附着点处钻孔,通过骨道秃顶外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尺侧束的重建:对于韧带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取掌长肌或同侧肱三头肌腱外侧部分进行重建:

自体肌腱远端固定:肌腱远端固定于尺骨的旋后肌嵴结节的后方,骨道的两个入口相聚1cm;

自体肌腱近端固定:首先寻找肌腱等距点,临时用缝线穿过远端的骨道,通过屈伸肘关节,在肱骨外上髁确定等距点;在等距点的后上方,后下方分别打一骨道;将肌腱穿过骨道后与穿过远端骨道的另一端缝合固定;

若自体肌腱强度不足,则可用人工合成的替代物加固定,注意不能单纯使用人工合成的替代物重建外侧副韧带尺侧束。

在屈肘30°并且前臂旋前的位置系紧所有缝线,术后检查患肢的后外侧旋转稳定性。

修复外侧副韧带后,检查肘关节的外翻稳定性,如果内侧韧带受损,可一期予以修复。

铰链式外固定架的应用:

在完成以上复位和内固定后,若肘关节仍存在不稳定,或者固定强度较差,可行铰链式外固定架辅助固定。通过外固定架可以对内外侧韧带进行保护,同时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铰链式外固定架型号多样,应按照操作手册进行安装。

安装的要点在于准确地定位肘关节屈曲活动中轴,在侧位透视下,该轴线通过肱骨两髁的投影中心,可先钻入导针协助定位。

术后处理:

术后功能锻炼应按照固定的强度进行安排;

如果固定的稳定性不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应尽量行铰链式外固定架辅助固定;

强调早期功能锻炼,术后2~5d即可开始主动屈伸活动;

为防止异位骨化,可在术后3周内,口服吲哚美辛,25mg3/d,注意预防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