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s://m-mip.39.net/pf/mipso_4575148.html肩袖撕裂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多数慢性肩关节疼痛是肩袖在肩峰处反复撞击所致,早期表现为肩袖的局部水肿、出血,继之发展为肌腱炎,并伴局部纤维化,如果撞击因素长期存在,最终可导致肩袖撕裂。肩袖撕裂的主要原因95%为撞击综合征引起,其余因素有外伤、退变、反复损伤、关节失稳和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吸烟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全身因素。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的肌腱组成,呈帽状附着于肱骨结节,包绕关节盂和肱骨头,对肩关节的活动和稳定起主要作用。肩关节的特殊解剖和生物力学使之成为一个自然的不稳定关节,完全依靠周围软组织维持正常位置。
肩袖撕裂可表现为全层或部分撕裂,部分撕裂可分为部分关节面和部分关节滑囊面撕裂,前者更常见。肩袖撕裂最常发生在离冈上肌肌腱止点约10mm处,此处为缺血危险区。Neer把肩袖疾病分为三个阶段:Ⅰ、肩袖水肿和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Ⅱ、炎性浸润到纤维变性的过程;Ⅲ、肩袖肌纤维撕裂。
肩袖撕裂的MRI表现及分级
肩袖局部撕裂:包括关节侧撕裂、滑囊侧撕裂、肌腱内撕裂。关节侧撕裂最常见,特征是T2序列肌纤维信号不连续,充满液体信号,其他征象有肌腱表面磨损或肌腱厚度改变。肌腱内撕裂的特点是T2序列肌腱内的液体信号,不累及滑膜面或关节面。滑囊侧撕裂引起的肌腱不连续延伸到其上表面,伴有关节外间隙的积液,关节面无受累。
上图为冈上肌肌腱关节面撕裂
上图为冈上肌肌腱内撕裂,部分累及滑囊面
MRI诊断肩袖撕裂的标准分级(T2WI抑脂序列显示最佳):
0级:正常的肌腱,显示正常的肌腱信号及形态;
Ⅰ级:肌腱信号改变(T2序列信号增高),但厚度和形态正常;
Ⅱ级:肌腱信号改变(T2序列信号增高),伴有形态改变,如变薄、增厚或不规则;
Ⅲ级:肌腱不连续,并伴有肌腱破裂部位的信号改变(T2序列信号增高)。
肩袖局部撕裂根据肌腱受累程度分为3级
Ⅰ级:累及肌腱厚度<25%(<3mm);
Ⅱ级:累及肌腱厚度25-50%(3-6mm);
Ⅲ级:累及肌腱厚度>50%(>6mm)。
根据撕裂面积可分为小撕裂(<1mm)、中等撕裂(1-3mm)、大撕裂(3-5mm)、巨大撕裂(>5mm)
肩袖全层撕裂特异性表现为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撕裂、缺失,从关节面延伸至滑囊面;肌腱回缩、肱骨头上移并伴有肩峰下表面的骨重塑、肩锁关节囊肿等间接征象也可能提示肩袖撕裂的存在。
上图为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肌腱连续性中断、局部信号缺失
上图为冈下肌肌腱完全撕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