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安排创伤后的训练
愈后能投入正规训练防止停训综合征:非受伤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并随着损伤的恢复增加活动量。
防止再伤和局部劳损:对于慢性、轻度损伤要注意控制训练强度,纠正技术动作。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防止关节挛缩、粘连,促进组织愈合
(二)运动创伤的全身治疗
运动创伤的发生,有时与全身营养不良有关:大量训练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营养物质可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有利于运动时代谢过程和中间反应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人体运动功能,促进运动后的恢复。所以损伤后要合理安排膳食营养,才能促进运动创伤的恢复。
运动创伤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消炎镇痛类药物和活血止痛类药物。
(三)运动创伤的局部保护
软组织损伤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这段时间的训练不能完全停止,所以就需要使用各种支持带或保护带。支持带和保护带可以保护受伤的韧带、肌肉、肌腱等,可限制伤后修复的肌肉、肌腱超常范围的活动;同时还可以保护关节稳定性,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预防发生再损伤并止痛。
(四)运动创伤的局部治疗
理疗:通过物理因子的作用,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消炎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常用的理疗方法有电疗、光疗、超声疗法、热疗、冷疗等。
按摩:通过手法在人体局部产生生物学效应的一种方法。
外敷药:消炎镇痛、活血化瘀。
局部封闭:在损伤局部直接注入药物,消除水肿,减轻疼痛。避免反复多次使用,不要注入腱性组织内。
牵引:通过牵引力,对躯干和肢体进行牵拉,起到接触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和关节挛缩、增大脊柱间隙缓解神经受压及脊柱小关节错位的复位等治疗作用。
(五)运动创伤的手术治疗
(六)运动创伤的康复治疗
主要采用运动疗法,在创伤的不同时期,有针对的实施康复训练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荷训练、平衡训练、耐力训练等恢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