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浙江日报记者郑文通讯员朱俊俊祝姚玲
采血室里,不到2岁的女儿哭得撕心裂肺,妈妈王丽(化名)的心都快碎了。“如果可以,我想替她承受这一切。”
女儿14个月大的时候,王丽发现她和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鸭子步,走路摇摆,无法蹲起、跑跳。随后,她带着孩子辗转上海、杭州等地求医,去年11月在浙江大医院被确诊为SMA,也就是被称为“婴幼儿遗传病头号杀手”的脊肌萎缩症。
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她和孩子爸爸一夜未眠,“看不到未来了。”
SMA、瓷娃娃、铜娃娃、渐冻人、玻璃人、企鹅家族……这些看似特别的名字,还有一个共同的代号——罕见病患者。由于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罕见病诊断难、治疗难,许多患者身处“隐秘的角落”。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你愿不愿用一点时间,看一看你所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
图为周怡正在照顾治疗中的小旭
壹
今天,是第35针了。
小旭(化名)躺在病床上,一袋透明的药水,正以每小时8毫升的速度,从手背静脉输入,慢慢流向全身。妈妈周怡(化名)定了闹钟,每过15分钟,就要呼叫护士调整输液速度。
他是个特殊的孩子,14岁,身高只有1米4,肚子高高隆起,面容和腿型异于常人,无法跳跃、奔跑,说话时很难表达完整的句子。周怡说,儿子的智商大概停留在四五岁的阶段。
他也是个普通的孩子。打针的时候,他不需要妈妈陪,他喜欢让护士姐姐用半片的敷贴,因为一整片让他感觉手背不舒服;他会偷偷对妈妈说“我爱你”,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和妈妈“对着干”;第一次见到记者,他会大大方方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临走时,还想记者多留一会陪他玩……
小旭是一个“黏宝宝”,也就是黏多糖贮积症患儿。
26日下午,记者在浙大儿院病房见到了从兰溪赶来的母子俩。当天一早,周怡带着儿子6点多出门,搭乘从兰溪到杭州的唯一一趟绿皮火车,11医院,第二天再回去。“每个星期都要来打针,这点辛苦已经习惯了。”周怡说。
“阿姨,离3月份还有几天?”小旭突然发问,令记者一头雾水。周女士解释道,小旭很喜欢出去玩,3月份他要去参加一个罕见病公益组织开展的夏令营,老惦记着这事,逢人就问日期,“他心思很单纯,有得玩就很开心。”
小旭15个月大时,周怡发现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头大脸宽,肚子鼓鼓的,手指弯曲像鸡爪。此后的三年,他们跑了20医院,挂了40多个科室的号子,一直查不出孩子得了什么病。直到年3月,医院通过基因检测,被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小旭这类分型的患者会进行性地出现生长迟缓、步态异常和骨骼畸形等症状,智力也会受到损伤,直到最后威胁生命。更令人绝望的是,在当时,这种罕见病无药可治。
听完医生的话,周怡在走廊里嚎啕大哭。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愿意接受现实,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有个生病的儿子,直到多年前儿子的残疾证办下来了,去特殊学校就读,她才开始真正面对现实。
为了救儿子,她通过黏多糖病友群争取到了去国外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机会,儿子病情发展有所减缓,临床试验结束后,她一直盼望着哪天可以在国内用上药。年,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特效药海芮思在国内获批上市。
激动过后,现实又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小旭需要终生用药,1支药元,按照小旭现在的体重一次要用4支,这意味着每次打针就要花5万多元,每周打一针,来回兰溪和杭州的路费加上吃饭钱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平时她做微商,孩子爸爸做货拉拉司机,收入并不高。这些医药费,她要用7张信用卡进行周转。
幸运的是,金华大病保险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这让她得以喘口气。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更有效的罕见病治疗药物面世,让小旭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周怡和记者聊起这些过往时,小旭一直躺在病床上看着我们,他的脸上带着笑容。“他听得懂我们在说什么吗?”记者问。周怡转过头,一脸宠溺地问,“你听得懂吗?”小旭还是笑着,没有说话。
图为小旭接受药物治疗
贰
罕见病还有个更悲伤的名字,叫“孤儿病”。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种,其中80%是遗传病。
罕见病群体虽然“小众”,加在一起人数却不少。《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罕见病患者约万人。
在浙江大医院医学遗传科,记者见到了56岁的吴志英教授,她是中国罕见病联盟浙江省协作组主任委员,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罕见病专家,